[发明专利]一种产生快前沿高电压单脉冲矩形波的电脉冲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9834.0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军;孙铁平;吴撼宇;曾正中;丛培天;罗维熙;李沫;张金海;王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3/53 | 分类号: | H03K3/5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快前沿高电压单脉冲矩形波的电脉冲发生装置,包括主机和薄膜开关,采用三板传输线(即下板电极、中板电极、上板电极),通过采垂直放置薄膜开关技术、将负载电阻安置在空气中,并且电阻长度与三板传输线上、下板电极的距离相等等方式减小了各部件的杂散电容,在负载电阻上获得前沿小于1ns,脉宽10±1ns的脉冲方波波形,并且降低了传输线耐压能力的设计要求,无需采用特制高电压电缆作为传输线。解决了非同轴结构应用中存在波形畸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减小了磨损,在设计与加工方面不需高要求也可达到足够的定位精度,提高了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前沿 电压 脉冲 矩形 电脉冲 发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产生快前沿高电压单脉冲矩形波的电脉冲发生装置,包括主机和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外壳(1)、下板电极(2)、中板电极(3)、上板电极(4)、中板引出电极(5)、上板引出电极(6)、至少三个下板支撑绝缘子(10)、至少三个第一通用支撑绝缘子(11)、至少三个第二通用支撑绝缘子(32)、下脉冲输出电极(12)、上脉冲输出电极(13),主机盖板(18)和负载电阻(15);所述下板支撑绝缘子(10)固定在主机外壳(1)底部,所述下板电极(2)固定在下板支撑绝缘子(10)上,所述下脉冲输出电极(12)穿过主机外壳(1)的侧壁且与下板电极(2)固定连接,所述下脉冲输出电极(12)与主机外壳(1)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通用支撑绝缘子(11)固定在下板支撑绝缘子(10)上方,所述中板电极(3)固定在第一通用支撑绝缘子(11)上,所述中板引出电极(5)的一端与中板电极(3)固定连接,所述中板引出电极(5)的另一端穿过主机外壳(1)的侧壁且与主机外壳(1)接触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通用支撑绝缘子(32)固定在第一通用支撑绝缘子(11)上,所述上板电极(4)固定在第二通用支撑绝缘子(32)上,所述上脉冲输出电极(13)穿过主机外壳(1)的侧壁且与上板电极(4)固定连接,所述上脉冲输出电极(13)与主机外壳(1)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上板引出电极(6)穿过主机外壳(1)的侧壁且与上板电极(4)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引出电极(6)与主机外壳(1)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主机盖板(18)位于主机壳体(1)上方;所述负载电阻(15)固定在下脉冲输出电极(12)和上脉冲输出电极(13)之间,所述薄膜开关(19)固定在中板引出电极(5)和上板引出电极(6)之间;所述薄膜开关(19)包括下电极(20)、上电极(21)、触发针(22)、触发针拉杆(23)、连接座(24)、触发电磁铁(25)、触发针复位弹簧(26)、电磁铁吸盘(27)、换膜电磁铁(28)、换膜复位弹簧(29)、电磁铁固定板(30)和绝缘薄膜(31);所述下电极(20)固定在中板引出电极(5)上,所述上电极(21)固定在上板引出电极(6)上,所述触发针拉杆(23)和触发针(22)固定连接,所述触发针(22)位于上电极(21)内,所述触发针拉杆(23)的另一端穿过触发电磁铁(25)与触发针复位弹簧(26)后同触发针复位弹簧(26)另一端紧固,所述触发电磁铁(25)和上电极(21)固定连接,所述触发电磁铁(25)另一端和电磁铁吸盘(27)紧固,所述连接座(24)固定在上板引出电极(6)上,所述触发针拉杆(23)、触发电磁铁(25)、触发针复位弹簧(26)和电磁铁吸盘(27)均位于连接座(24)内,所述连接座(24)的顶部固定有电磁铁固定板(30),所述电磁铁吸盘(27)和电磁铁固定板(30)之间设置有换膜复位弹簧(29),所述电磁铁固定板(30)上固定有换膜电磁铁(28),所述换膜电磁铁(28)位于连接座(24)内,所述换膜复位弹簧(29)套装在换膜电磁铁(28)上;所述上电极(21)、下电极(20)为圆柱形,顶部为平面,与侧面通过通过1/4圆弧平滑连接;所述下电极(20)的顶部设置有下小孔,所述上电极(21)的顶部设置有上小孔,所述下小孔与上小孔针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498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