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针状焦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4332.8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0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史彦涛;郭莹;郝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042;H01G9/04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针状焦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的制备方法,首先对不同温度碳化的针状焦进行120℃,12小时的加热脱水处理;烘干后,称量1800mg针状焦与35ml异丙醇进行机械混合,再加入一些锆珠一起放入球磨机中球磨20个小时;球磨之后取出用喷涂机把刚刚制备的样品在手套箱中喷涂到钙钛矿层之上,应用此种电池结构不用使用导电性低和不利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稳定性的空穴传输层和价格昂贵的对电极Au或Ag,为未来实现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针状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针状焦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针状焦的前处理:针状焦的前处理加热温度为50‑300℃;(2)异丙醇脱水前处理:异丙醇的脱水方法是用3A分子筛进行脱水;(3)机械混合:将针状焦与脱水后的异丙醇进行机械混合,球磨;其中,针状焦与异丙醇的质量比为70‑30:1,球磨时间为2‑48h;(4)喷涂:将针状焦与异丙醇的机械混合物喷涂到钙钛矿层,针状焦与异丙醇的机械混合物喷涂到钙钛矿层的喷涂用量是0.125‑2ml/c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433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