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穿孔辅助基因转移标记神经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8228.4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3250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穿孔辅助基因转移标记神经元的方法,设计和制作电极装置的电极;构建和制备含有目的基因或RNA干扰片段的质粒;设计电刺激脉冲条件;将质粒注射入第三脑室,使用显微注射器将质粒注射入大鼠或者小鼠的第三脑室中;质粒转移标记指定位置神经元,将电极连接点刺激发生器,在内正外负的电场作用下将质粒转染入大鼠或者小鼠前脑亚室室管膜层的神经细胞中。本发明能有方向性的控制活体动物脑内基因转染,同时避免了病毒转基因带来的细胞免疫源性和潜在致病性、致瘤性等弊端。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等优点,并且可同时实现多种质粒的转染同时具有可追踪性等优势,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穿孔 辅助 基因 转移 标记 神经元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电穿孔辅助基因转移标记神经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设计和制作电极装置的电极:根据所需用的大鼠和小鼠的头颅大小制作不同规格的电极;步骤2、构建和制备含有目的基因或RNA干扰片段的质粒;步骤3、设计电刺激脉冲条件;步骤4、将构建和制备出的质粒注射入第三脑室,使用显微注射器将步骤2构建和制备得到的质粒注射入大鼠或者小鼠的第三脑室中;步骤5、质粒转移标记指定位置神经元,将电极连接点刺激发生器,在内正外负的电场作用下将质粒转染入大鼠或者小鼠前脑亚室室管膜层的神经细胞中,并用步骤3中设计的电刺激脉冲条件刺激大鼠或小鼠SVZa区神经细胞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822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入式包芯线的喂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RNA表达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