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作用下桥梁-轨道系统碰撞效应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0553.8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闫斌;戴公连;粟淼;蒲浩;徐庆元;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志中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震作用下桥梁-轨道系统碰撞效应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非线性杆单元或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轨道间的非线性约束;(2)采用质量单元模拟桥梁二期恒载;(3)采用弹簧和阻尼器并联后再串联空隙来模拟桥梁间的碰撞行为;(4)桥梁范围外各建立一定长度的钢轨;(5)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滑动支座;(6)采用非线性纤维梁单元模拟桥墩;(7)通过在等效刚度弹簧模拟桩-土共同作用;(8)通过在墩底建立大质量单元并施加加速度时程来进行一致或非一致激励。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考虑了轨道结构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不仅可进行桥梁-轨道系统地震响应分析,还可研究梁体间的碰撞效应,其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作用 桥梁 轨道 系统 碰撞 效应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地震作用下桥梁‑轨道系统碰撞效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非线性杆单元或弹簧单元模拟桥梁和轨道间的非线性约束;(2)采用质量单元模拟桥梁二期恒载;(3)采用弹簧和阻尼器并联后再串联空隙来模拟桥梁间的碰撞响应;(4)在桥梁范围外各建立一定长度的钢轨;(5)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滑动支座;(6)采用非线性纤维梁单元模拟桥墩;(7)通过等效刚度弹簧模拟桩‑土共同作用;(8)通过在墩底建立大质量单元并施加加速度时程来进行一致或非一致激励,计算得出地震作用下桥梁‑轨道系统碰撞效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055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