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5846.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廖梦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梦棋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008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车,属于电动车领域,用于解决电动车因车体较大造成的成本高、移动不方便的问题,它包括车身主体、车轮、握柄以及内置于车身主体内的发动机和电源,所述车身主体上方设有坐垫组件,所述车轮包括由电源驱动的后驱动轮,以及与所述后驱动轮配合运动的前辅助轮,所述后驱动轮突出于车身主体后端,所述车身主体前端分别设有一开口朝前的第一调节孔和一开口朝上的第二调节孔,所述前辅助轮通过第一调节杆滑设于第一调节孔中,所述握柄通过第二调节杆滑设于第二调节孔中。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减少了车身本体大小,降低了制造成本,再结合第二调节杆的设置,使得驾驶和移动时更加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车 | ||
【主权项】:
便携式电动车,包括车身主体(1)、车轮、握柄(3)以及内置于车身主体(1)内的发动机(5)和电源(4),所述车身主体(1)上方设有坐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由电源(4)驱动的后驱动轮(21),以及与所述后驱动轮(21)配合运动的前辅助轮(22),所述后驱动轮(21)突出于车身主体(1)后端,所述车身主体(1)前端分别设有一开口朝前的第一调节孔(11)和一开口朝上的第二调节孔(12),所述前辅助轮(22)通过第一调节杆(13)滑设于第一调节孔(11)中,所述握柄(3)通过第二调节杆(14)滑设于第二调节孔(12)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梦棋,未经廖梦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8358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技表演类自行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健身作用的新型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