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用吸收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8407.0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程;黄志明;周炜;吴敬;高艳卿;龙芳;褚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J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用吸收层结构,该吸收层位于探测器的热敏感薄膜上,自上而下依次由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三绝缘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层是导热性好、抗腐蚀性强的氮化硅薄膜,作为减反层和器件保护层,膜厚为1000nm–1200nm;第二金属层是膜厚为8nm–12nm的镍铬合金层,作为红外波段的吸收层;第三绝缘层是膜厚为50nm–100nm的二氧化硅薄膜,作为热敏感薄膜与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吸收层制备工艺简单,易与现有的微电子工艺兼容,适用于单元、线列及面阵红外探测器。本专利所提供的红外吸收层具有附着牢固、抗腐蚀性强、重复性好、比热容低、传热性能优异、在8–14微米红外波段具有85%以上吸收率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长波 红外 探测 器用 吸收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非制冷长波红外探测器用吸收层结构,它由氮化硅薄膜(1)、镍铬合金层(2)和二氧化硅薄膜(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层结构按辐射的入射顺序依次为氮化硅薄膜(1)、镍铬合金层(2)和二氧化硅薄膜(3);其中:所述氮化硅薄膜(1)的膜厚为1000nm–1200nm;所述镍铬合金层(2)的膜厚为8nm–12nm,其方块电阻为9.0Ω/□–10.0Ω/□;所述二氧化硅薄膜(3)的膜厚为50nm–1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284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