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入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再生骨料透水陶粒混凝土及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2031.7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鼎宜;朱金春;张帅;胡欣欣;沈武;张佩玲;史振宇;江虹;孙飞进;王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入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再生骨料透水陶粒混凝土及制备,其特征是以再生粗骨料和陶粒为混凝土的粗骨料,掺入适量经过预处理的工业废料、农业剩余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工农业固体废弃物作为掺合料,利用水泥、水、高效减水剂和增强料配制胶结料,通过预设的搅拌工艺和制备方法进行拌合,生产出一种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俱佳的生态混凝土,该混凝土废弃物利用率高达80%左右,绿色环保,可以就地取材,经济效益显著,陶粒孔隙较小,能够持续稳定处理污水,因此该混凝土一般用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除此之外,由于其轻质高强,透水性好,也可用于人行道和停车场等透水路面工程,以及生态河道护坡和屋顶景观种植等绿化工程。 | ||
搜索关键词: | 掺入 工农业 固体 废弃物 再生 骨料 透水 陶粒 混凝土 制备 | ||
【主权项】:
一种掺入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再生骨料透水陶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合比按照体积法进行计算,粗骨料紧密堆积孔隙率在40%左右,设计孔隙率在15%‑25%之间,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在3000 kg/m3左右,水灰比在0.25‑0.35之间,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增强料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1%‑2.5%之间,每立方各原料的质量kg/m3为:再生粗骨料405‑825、陶粒90‑450、工农业固体废弃物20‑200、水泥344‑620、水120‑155、减水剂3.4‑6.2、增强料7.2‑15.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203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