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罐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8505.3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然;蔡盛宇;赵完济;李相容;李相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认知管理株式会社;甲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2 | 分类号: | F28D9/02;F28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热交换器,所述罐式热交换器可包括壳体、散热单元、分隔板、和阀单元,其中壳体形成为在内部具有安装空间并形成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的圆筒,散热单元安装在壳体的安装空间中,从入口接收工作流体,并且工作流体彼此热交换,分隔板使安装空间和安装部分的内部分隔,以及阀单元利用在根据从入口流入的冷却剂的温度发生膨胀和收缩时产生的线位移选择性地打开和封闭通过分隔板分隔的安装空间或旁路通道,并调节工作流体的流动。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主权项】:
1.一种罐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为一侧封闭而另一侧打开的圆筒,在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壳体与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横向侧并与所述安装空间连接的安装部分整体形成,并形成有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封闭一侧和横向侧的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入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处的第一入口和形成于所述安装部分处的第二入口,以及所述出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处并且与所述第一入口分隔的第一出口,和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处并与所述第二入口分隔的第二出口;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安装空间中,设置有通过堆叠多个板而交替形成的连接管线,所述连接管线中的一个连接至所述安装空间,从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接收工作流体,并且工作流体彼此进行热交换;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使所述安装空间和安装部分的内部分隔,所述分隔板连接至形成于安装部分上的第二入口和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上的第二出口,并形成除所述散热单元的连接管线之外的旁路通道;以及阀单元,所述阀单元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安装部分中的第二入口处并穿过所述安装部分中的分隔板,利用在随从第二入口流入的冷却剂的温度而发生膨胀和收缩时所产生的线位移来选择性地打开和封闭安装空间或通过分隔板分隔的旁路通道,并调节冷却剂的流动;其中所述阀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从所述安装部分的外部插入所述第二入口中,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的安装槽整体形成至所述第二入口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固定构件安装至在所述第二入口的相对侧处的安装部分的外侧;插入部分,所述插入部分整体地形成至所述固定构件;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对应于通过所述分隔板分隔的安装空间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以及至少一个旁通孔,所述至少一个旁通孔对应于旁路通道形成;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入到所述外壳中并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至所述固定构件的安装槽;可变形构件,所述可变形构件插入至所述固定杆,并且通过随所述冷却剂的温度变化的膨胀或收缩在固定杆上移动;内壳,所述内壳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对应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开口沿着内壳的长度方向形成,并且所述内壳能够滑动地插入所述外壳中;凸缘构件,所述凸缘构件固定至在所述内壳中的内壳的下部,并且固定至所述可变形构件的下部;阻挡器,所述阻挡器从所述外壳的固定构件的相对侧固定至插入部分;以及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介于所述可变形构件和阻挡器之间,在所述可变形构件膨胀时被压缩,并向所述可变形构件提供弹性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认知管理株式会社;甲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认知管理株式会社;甲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085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器的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