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改性秸秆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1192.6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伍钧;杨刚;赵旭;赵丹;黄常红;张小洪;李黎;彭宏;蔺丽丽;肖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防治中的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染料废水的处理,具体为一种利用改性秸秆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两步法进行秸秆改性,首先用氢氧化钠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水稻秸秆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改性反应,再利用改性水稻秸秆对水体中橙黄Ⅱ、亚甲基蓝、铬黑T染料的去除,最终实现染料废水处理。改性水稻秸秆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质量比为1:1~1:1.5进行混合反应。所述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本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凝聚效果、脱色能力强、使用方便、节约成本;不仅解决了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改性 秸秆 处理 染料 废水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改性秸秆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两步法进行秸秆改性,首先用氢氧化钠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秸秆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改性反应,再利用改性秸秆对水体中橙黄Ⅱ、亚甲基蓝、铬黑T染料的去除,最终实现染料废水脱色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3119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