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精锻开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7038.1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徐芳泓;曾莉;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0 | 分类号: | C22F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镍、铬、钴的镍基高温合金精锻开坯方法。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精锻开坯方法,为确保γ‘析出物完全回溶,电渣锭应在1020℃保温2h。出炉锻造温度与其前一段保温温度之间的“安全过渡区间”温度控制在20-30℃,第一道次精锻频率24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8-15%之间;第二道次精锻频率140-16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25-35%之间;第三道次至倒数第二道次精锻频率80-12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30-35%之间;最终道次精锻频率24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3-5%之间。采用以上方法得到的镍基高温合金锻坯表面无裂纹,晶粒度控制在2-5级之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精锻开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精锻开坯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步骤一、选择初熔点温度为1310℃,无开裂合适热加工温度区间为950‑1180℃的镍基高温合金;步骤二、控制电渣锭入炉温度为0‑330℃,以70‑80℃/h速度升温至1020℃,保温2h,继续以70‑80℃/h速度升温至1150‑1160℃,保温2‑3h,以140‑150℃/h速度升温至1180℃,保温10‑15min后出炉锻造;步骤三、对精锻锤头预热,预热温度130‑200℃之间,将电渣锭放入锻造机中,电渣锭出炉至精锻开始转移时间保持在60‑90s,确保锻造开始时电渣锭的表面温度在1010‑1040℃;步骤四、第一道次精锻频率24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8‑15%之间,第二道次精锻频率140‑16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25‑35%之间,第三道次至倒数第二道次精锻频率80‑12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30‑35%之间,最终道次精锻频率240次/分,变形量控制在3‑5%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270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