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列车效应”引起的暴雨识别及预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6007.6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路志英;陈靖;程亮;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G06K9/62;G06T7/6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列车效应”引起的暴雨识别及预报方法,包括对实时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经过面积初筛的单体进行初步拟合,消除干扰,寻找“列车效应”疑似区域;确定“列车效应”疑似区域后便可进行“列车效应”的自动识别;利用疑似区域带状回波的质心移动距离以及轴线旋转角度进行带状回波的跟踪,实现“列车效应”的跟踪;根据单体运动惯性对“列车效应”的疑似区域的移向、移速、形状变化进行外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出现“列车效应”现象的气象时,不仅能够识别出“列车效应”向预报员发出警报,还能根据多个时刻的“列车效应”的天气状况进行外推,对预报员进行后续的预报提供重要参考,准确性及快速性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效应 引起 暴雨 识别 预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由“列车效应”引起的暴雨识别及预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实时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超折射、细微单体及虚假合并;步骤S2,将经过面积初筛的单体进行初步拟合:消除干扰,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再对聚类结果进行二次拟合,寻找“列车效应”疑似区域;步骤S3,确定“列车效应”疑似区域后:进行“列车效应”的自动识别,如果是则判断其为“列车效应”,进行S4,如果不是,则跳转到对下一时刻的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即从S1开始;步骤S4,利用疑似区域带状回波的质心移动距离以及轴线旋转角度进行带状回波的跟踪:在确定了整体带状回波的位置后,利用Hu矩和形态变化进行疑似区域内的单体跟踪,实现“列车效应”的跟踪;步骤S5,根据单体运动惯性对“列车效应”的疑似区域的移向、移速、形状变化进行外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460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