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MC-435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1979.1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尚振华;安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04 | 分类号: | C07D41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50018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MC‑435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化合物B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二甲酯经甲基化反应得化合物C;2、化合物C经付克酰基化反应得化合物D;3、化合物D经铁粉还原为氨基化合物‑中间体Ⅰ;4、化合物E经羰基α‑位溴化反应得化合物F;5、化合物F与硫脲环合得化合物G;6、化合物G经重氮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得化合物H;7、化合物H与氰化亚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化合物I和化合物J;8、化合物I和化合物J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中间体Ⅱ;9、中间体Ⅱ与酰氯试剂反应得化合物K,化合物K与中间体Ⅰ经N‑酰化反应得化合物L;10、化合物L在碱性条件下环合得目标化合物A。本方法生产成本、设备要求低,工艺稳定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mc 435 重要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式A所示TMC‑435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化合物B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二甲酯经甲基化反应得化合物C:将化合物B和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到碱溶液中,搅拌下滴加硫酸二甲酯,常温反应至结束,分离后得到固体状化合物C;(2)化合物C经付克酰基化反应得化合物D:将化合物C溶解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冰浴条件下加入Lewis酸催化剂,搅拌均匀后滴加乙酰氯,滴毕控温反应至结束;经萃取、分离,得到固体状化合物D;(3)化合物D经铁粉还原为相应的氨基化合物‑中间体Ⅰ:在水、以及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还原铁粉、氯化铵和化合物D,升温回流反应至结束;分离、萃取,脱去萃取溶剂后得到粉末状中间体Ⅰ;(4)化合物E经羰基α‑位溴化反应得化合物F:将化合物E溶于有机溶剂中,冰浴条件下滴加溴素,控温反应至结束;经萃取、脱去萃取溶剂后得到液态化合物F;(5)化合物F与硫脲环合得化合物G:依次将硫脲、化合物F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升温回流反应至结束;脱除有机溶剂,加碱溶液调pH为碱性,经萃取、脱去萃取溶剂后得液态化合物G;(6)化合物G经重氮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得化合物H:将溴化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冰浴条件下,依次滴加亚硝酸叔丁酯、化合物G,控温反应至结束;经萃取、脱去萃取溶剂后得液态化合物H;(7)化合物H与氰化亚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化合物I和化合物J:将化合物H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下加入氰化亚铜,高温反应至结束;经萃取、分离、脱去萃取溶剂后得化合物I和J的混合液;(8)化合物I和化合物J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中间体Ⅱ:将碱溶液加入到化合物I和J的混合液中,高温反应至结束;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的水层调pH为酸性,经萃取、分离、脱去萃取溶剂后得到液态化合物‑中间体Ⅱ;(9)中间体Ⅱ与酰氯试剂反应得化合物K,化合物K与中间体Ⅰ经N‑酰化反应得化合物L:将中间体Ⅱ溶于有机溶剂中,低温条件下滴加酰氯试剂,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时升温反应至结束,去除有机溶剂后得到化合物K;化合物K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中间体Ⅰ,控温反应至结束;经萃取、分离、脱去萃取溶剂后得固体状化合物L;(10)化合物L在碱性条件下环合得目标化合物A:将化合物L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强碱,升温反应至结束;调pH为酸性,经萃取、分离、脱去萃取溶剂后得固体状化合物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1197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