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声处理抑制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8999.7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敏;张孟臣;张红梅;郭秀林;刘子会;李国良;赵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H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张梅申 |
地址: | 0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处理抑制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种子消毒;②种子萌发培养;③大豆子叶(含子叶节)外植体制备;④超声处理;⑤外植体培养;⑥测定步骤⑤外植体的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PAL活性和异黄酮合成积累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省时、成本低,同时为研究大豆组织中异黄酮含量与其对病源微生物防御反应的关系提供一种新途径,也为揭示大豆遗传转化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声 处理 抑制 大豆 异黄酮 生物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超声处理抑制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种子的消毒:取健康饱满大豆种子,放入含有100ml30%次氯酸钠和4ml浓盐酸的密闭容器内,利用反应生成的氯气消毒24~36h;②种子的萌发培养:将步骤①中的种子接种到B5培养基中进行为期5~6天的25℃、16/8h光暗周期的培养;③大豆子叶外植体制备:将步骤②中的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去掉种皮、切掉幼叶和上胚轴,保留0.2~0.3cm的下胚轴;④超声处理:将步骤③中的外植体放到含有75ml营养液的150ml容量的三角瓶中,并置于超声器中,在40KHZ、20℃~25℃条件下超声处理3min;⑤外植体培养:将步骤④中超声处理过的外植体用灭菌滤纸吸掉多余水分,摆放到B5培养基上,25℃下暗培养1~3天;⑥分别测定步骤⑤外植体中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PAL活性和异黄酮合成积累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89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墙面护角
- 下一篇:一种促水稻开花装置及二甲苯促水稻开花手工去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