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多种数据源的船舶自动识别监控方法及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7979.6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步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南京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汪庆朋 |
地址: | 314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融合多种数据源的在航船舶自动识别监控方法及监管系统,其方法步骤:(1)激光扫描船舶;(2)触发RFID系统读取船舶射频标签信息以及拍摄视频图像;(3)岸基RFID阅读器与船舶建立匹配关系;(4)激光采集船舶信息;(5)被测船舶数据信息的判断,统计数据;(6)人工干预测量结果。其系统包括多个监控站点以及通过局域网与多个监控站点通讯的数据中心室以及监控客户端和业务客户端;本发明融合了来自于RFID、视频图像和激光三种技术数据源,对于内河航道中船舶的身份、物理尺寸、航行状况及运载货物等实际情况建立唯一的抽象数据描述,实现航道和海事等部门全面、实时、有效的监管在航船舶,为其综合管理提供元数据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多种 数据源 船舶 自动识别 监控 方法 监管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监控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1)激光扫描;当船舶驶进入激光检测区域时,激光传感器启动,扫描激光检测区域内船舶船头部位;(2)触发RFID系统读取船舶射频标签信息以及拍摄视频图像;当激光传感器扫描到船头部位时,触发最靠近激光检测区域的RFID系统和摄像机运行,RFID系统触发岸基RFID阅读器进行扫描,当RFID阅读器获取船舶标签ID,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6);同时,前端工控机分别控制摄像机进行对激光检测区域船舶拍摄图像照片数据,作为直观的现场情况记录;(3)岸基RFID阅读器与船舶建立匹配关系;岸基RFID阅读器获取船舶标签ID后,与船舶建立匹配关系,获取激光检测区域内激光扫描的被测船舶标签ID;(4)激光采集船舶信息;当船舶驶离激光检测区域时,激光传感器扫描船舶并采集被测船舶数据信息,并将被测船舶数据信息发送给前端工控机,前端工控机实时获得该船舶的长宽、吃水、航速、航向和实际载重吨位; (5)被测船舶数据信息的判断;对完成匹配的被测船舶,根据激光传感器采集的被测船舶数据信息与RFID阅读器阅读的被测船舶标签ID数据信息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RFID阅读器阅读的被测船舶标签ID数据信息是否真实信息;当激光传感器和RFID阅读器所采集的被测船舶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之间的偏差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认定激光传感器测量出的数据与RFID阅读器记载的被测船舶数据为一致的,此时,以RFID阅读器记载的被测船舶数据来作为统计数据,以提高船舶参数观测的精度;当激光传感器和RFID阅读器所采集的被测船舶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之间的偏差率大于预设阈值时,则认定激光传感器测量出的数据与RFID阅读器记载的被测船舶数据之间至少有一个数据为不真实数据,则生成告警信息,进入步骤(6);(6)实时告警,信息推送;摄像机拍摄后图像数据将与激光扫描的船舶数据相关联,船舶身份和船舶物理属性建立明确关系后,图像数据作为直观的现场情况记录,以图像数据做对比核对测量结果是否为真实数据;当存在大船小证、证照不符的情况,实时生成告警信息,并推送给现场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人工核查或派人员上船稽查,以现场测量被测船舶的数据信息为真实数据作为统计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南京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南京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797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