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8747.6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卢启芳;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C01G15/00;B01J23/8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可电纺溶胶;2)调节电纺参数;(3)电纺产品的干燥和煅烧。该双组分氧化物为氧化铜和氧化铟,该纳米带宽300~400nm,厚度为10~20nm。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和控制,可拓展到其它双组分氧化物甚至其它双组分非氧化物。本发明的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模拟太阳光下,对罗丹明B有较好的降解效果,3小时内降解率可达44.9%,是单一氧化物的2~5倍,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氧化物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醋酸铜和硝酸铟加入到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搅拌均匀,制得可纺性溶胶;所述醋酸铜的加入量与混合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1~1.0):(10~25),所述硝酸铟的加入量与混合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2~2.0):(10~25),单位均为:g/m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加入量与醋酸铜的质量比为:1:(1~2);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150万,(2)将步骤(1)制得的可纺性溶胶进行静电纺丝,制得纳米带前驱体纤维;(3)将步骤(2)制得的纳米带前驱体纤维于40~70℃条件下干燥12~36h,然后以0.5~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00~600℃,保温0.5~3h,即得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874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控制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角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