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ESD保护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376.2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胜;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02 | 分类号: | H01L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ESD保护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高压功率器件,所述ESD保护结构是NMOS管,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功率器件的源极共用,功率器件的衬底引出区与NMOS管的衬底引出区和源极连接、作为地线引出。本发明的NMOS管的漏极与功率器件的源极共用,因此加入了ESD保护结构后器件增加的面积较小。且高压功率器件源极处能够得到较低的holding电压,从而保护了栅氧,提高了源极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esd 保护 结构 半导体器件 | ||
【主权项】:
一种具ESD保护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ESD保护结构是NMOS管,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功率器件的源极共用,功率器件的衬底引出区与NMOS管的衬底引出区和源极连接、作为地线引出;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掺杂类型的衬底,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掺杂类型的阱区和第二掺杂类型的漂移区,所述阱区内的衬底引出区和两个第二掺杂类型的引出区,所述漂移区内的漏极,所述阱区上的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以及将所述第二栅极和漏极分隔开的氧化层;所述漂移区内的漏极为所述功率器件的漏极;所述两个第二掺杂类型的引出区中的一个作为所述NMOS管的源极引出区,靠近所述衬底引出区并通过金属导线与所述衬底引出区连接作为所述地线引出;所述两个第二掺杂类型的引出区中的另一个靠近所述氧化层,作为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功率器件的源极被共用;所述第一栅极设于所述两个第二掺杂类型的引出区之间,作为所述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栅极设于所述功率器件的源极与所述氧化层之间,作为所述功率器件的栅极;所述第一掺杂类型和第二掺杂类型的导电类型相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43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