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酶切作用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电化学同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8663.8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丁;田小翠;梁汝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酶切作用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电化学同时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传感技术领域。通过金-巯键作用将DNA-多肽复合物固定到金电极表面,再利用DNA杂交反应捕获DNA-金纳米粒子-电子介体纳米信号探针。当靶标蛋白酶存在时,胰蛋白酶剪切多肽上的精氨酸羧基位点,糜蛋白酶剪切另一条多肽上的酪氨酸羧基位点,使得连接于多肽上的相应的纳米信号探针脱离电极表面,导致相应电子介体的峰电流下降,据此,可实现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同时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作用 胰蛋白酶 蛋白酶 电化学 同时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酶切作用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电化学同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化学传感器浸入含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溶液中反应25分钟,胰蛋白酶剪切多肽1上的精氨酸羧基位点,糜蛋白酶剪切多肽2上的酪氨酸羧基位点,使得连接于多肽上的相应的纳米信号探针脱离电极表面,导致相应的电子介体硫堇和二茂铁的峰电流下降,随着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浓度的增大,硫堇和二茂铁的峰电流逐渐减小,峰电流减小的程度分别与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在0.006‑0.18 μg/mL和0.0055‑0.25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5 ng/mL和1.6 ng/mL,表明本发明建立传感方法可用于对多种蛋白酶的高灵敏和特异性同时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866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叉车座椅安装座
- 下一篇:十字路口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