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及其承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547.2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申宽育;胡永柱;张立英;李振作;刘蔚;田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E02D2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及其承建方法,包括混凝土体,混凝土体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预留基础环孔,混凝土本体的底面对应管桩的位置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预留桩窝孔。通过陆上预制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承台套箱),利用混凝土承台代替传统的钢套箱,预制混凝土承台套箱即充当了混凝土模板同时又是重要的承载结构,采用装配式多桩基础安装方法,与目前海上风电机组中使用的多桩基础施工方案相比,节省了海上支模和拆模工序,同时可以将大量的海上现场钢筋绑扎在陆上预制厂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海上承台施工时间,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桩基础 结构 及其 承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完成基桩的安装;2)、吊装预制混凝土承台;3)、给预制混凝土承台内浇筑混凝土,实现基桩与预制混凝土承台的一体浇筑,完成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步骤1)的具体过程是:在安装好的各管桩(8)内设置钢筋笼(9)且该钢筋笼(9)的上段部分置于管桩(8)外,再向该钢筋笼(9)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桩芯混凝土段(10)、延伸至管桩(8)顶部外的外延混凝土段(11)、连接该桩芯混凝土段(10)与外延混凝土段(11)的过渡段(12),然后在该外延混凝土段(11)外及管桩(8)顶部套设桩帽(13),最后在该桩帽(13)的顶部垂直设置粗调平千斤顶(14);步骤2)的具体过程是:用浮吊将预制混凝土承台提起,使预制混凝土承台底部高于管桩(8)桩顶1~1.5m,同时使预留桩窝孔(3)对准每根管桩后,匀速下放预制混凝土承台,待预制混凝土承台内的预埋连接钢梁(6)触压到管桩桩顶的粗调平千斤顶(14)后,测量人员立即用激光水准仪观测预制混凝土承台的偏位情况,随时将结果报给指挥人员,通过调节各桩桩顶处粗调平千斤顶(14)的行程实现对预制混凝土承台的水平度的调整,并使调平误差小于5cm;步骤3)的具体过程是:于预留基础环孔(2)内安装基础环(15),并通过设置在基础环(15)与预留基础环孔(2)的底面之间的基础环支撑调平架实现对基础环(15)的调平,使基础环(15)的调平误差小于5mm,向预留基础环孔(2)、预留桩窝环孔(5)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整个基桩与预制混凝土承台现浇为一整体,完成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该承建方法采用的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包括混凝土体(1),所述混凝土体(1)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预留基础环孔(2),混凝土体(1)的底面对应管桩(8)的位置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预留桩窝孔(3);所述混凝土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穿透该混凝土体(1)的顶面和底面的预留桩窝环孔(5),该预留桩窝环孔(5)的内、外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连接钢梁(6),相邻的连接钢梁(6)之间的预留桩窝环孔(5)部分形成所述的预留桩窝孔(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9454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