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伺服驱动装置用的驱动单元的制造方法和驱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6936.0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T.胡克;H.凯勒;F.塔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中的伺服驱动装置用的驱动单元的方法,所述驱动单元具有第一壳体部件,其与第二壳体部件在联接区域中连接,其中,为了将壳体部件相互对中,第一壳体部件具有至少两个对中销,它们与构造在第二壳体部件上的对中开口配合作用,在一个对中销和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之间构造第一间隙配合。在为了确定对中开口和对中销相互的间距的尺寸公差设定时,选择与一个对中销和一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相关的参考点,所述尺寸公差设定从参考点出发,使得在对中销和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之间构造一制造技术上最小可能的第二间隙配合或一过渡配合,并且第一间隙配合构造在至少一个其它的对中销和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之间。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伺服 驱动 装置 单元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用于制造机动车中的伺服驱动装置用的驱动单元(10)的方法,所述驱动单元具有一第一壳体部件(11),其与一第二壳体部件(13)在一联接区域(15)中连接,其中,为了将所述壳体部件(11、13)相互对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11)具有至少两个对中销(32a至32d),它们与构造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13)上的一壳体法兰(16)上的对中开口(34a至34d)配合作用,其中,在至少一个对中销(32a)和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34a)之间构造一第一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在为了确定所述对中开口(34a至34d)和所述对中销(32a至32d)相互的间距的尺寸公差设定时,选择与一个对中销(32b)和一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34b)相关的参考点(M),所述尺寸公差设定从所述参考点出发,使得在所述对中销(32b)和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34b)之间构造一过渡配合,并且所述第一间隙配合构造在至少一个其它的对中销(32a)和与其配合作用的对中开口(34a)之间,其中,所述壳体法兰(16)的壁厚大于所述对中销(32a至32d)的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8693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筘
- 下一篇:一种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