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基酸基水凝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687.9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颜世峰;王滔滔;孙园园;张鑫;李贵飞;尹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47/34;A61K47/36;C08G69/48;C08G69/10;C08J3/24;C08J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基酸基水凝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药物控释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特点在于该微胶囊是以表面氨基化无机粒子为引发剂,引发氨基酸-N-羧酸酐的开环聚合,脱除保护基团,通过侧链带氨基聚电解质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交联,酸刻蚀无机粒子模板,从而得到的一种粒径均一、具有中空或多孔结构的微胶囊,其粒径范围在150~1400nm左右。通过该方法能够制备得到生物可降解、尺寸可控、稳定均一的亚微米级聚氨基酸基水凝胶微胶囊。该聚电解质微胶囊具有灵敏的pH、离子响应性。利用这一特点,微胶囊可以实现芯材的包埋与释放。此外,囊壁材料中含有的活性氨基和羧基端,可以通过共价键与药物和靶向基团等结合,在药物控释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凝胶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氨基酸基水凝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a.惰性气氛下,将事先制备好的带氨基无机粒子、氨基酸‑N‑羧酸酐以1: 1~1: 4的质量比分散于二氧六环中,超声分散0.5~1小时;在15~25℃温度下搅拌反应72小时,体系变得粘稠;将反应液缓慢倒入无水乙醇中,有白色物质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表面接枝上聚氨基酸酯的无机复合粒子;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氧化锌、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中的任一种;其结构为多孔或实心,尺寸大小为50~1000nm;所述的氨基酸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中的任一种;b.将步骤a所得带保护基团的聚氨基酸酯无机复合粒子溶于二氯甲烷中,再以每0.5~1.0 g复合粒子加入0.3~0.5mL脱保护剂的比例加入脱保护剂, 在35~40℃无水无氧避光反应12~20小时,将反应液倒入水饱和的石油醚中沉淀,抽滤,并用无水乙醚和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可得白色粉体,即为聚氨基酸复合粒子,所述的脱保护剂为:三甲基碘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溴硅烷的任一种;c.将步骤b所得聚氨基酸复合粒子溶于弱碱溶液中,按每30mg复合粒子加入40~70mg N‑羟基琥珀酸酐,将其pH值调为4~6之后,再加入90~120mg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反应6~12h;d.另外将带氨基聚电解质溶于弱酸溶液中,过滤,获得清液,并将其pH值调为3~5;备用;e.将步骤c所得聚氨基酸复合粒子的弱碱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步骤d所得的带氨基聚电解质溶液中,这个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搅拌速率;通过离心,水洗,得到白色粉状物;产物中聚氨基酸与带氨基聚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1~1:1;所述的带氨基聚电解质为:壳聚糖、聚赖氨酸、聚丙烯酰胺的任意一种;f.将3‑5ml酸溶液加入到上述步骤e所得白色粉状物中,以刻蚀无机粒子;超声15~60mins,通过离心,水洗,得到白色粉状物;所述的酸溶液为二氯乙酸、三氟乙酸、氢氟酸、稀盐酸、稀醋酸的任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06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