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320.6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光本徹也;井手仁彦;荫井慎也;畑祥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尤其是,其作为搭载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而特别优异。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其是以通式Li1+xM1-xO2(M:包括Mn、Co和Ni这3种元素的金属元素)表示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D50大于4μm且小于20μm,并且一次颗粒面积相对于尺寸相当于上述D50的二次颗粒的二次颗粒面积的比例(称作“一次颗粒面积/二次颗粒面积”)为0.004~0.035,而且通过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压坏粉体而求出的粉体压坏强度的最小值大于70Mpa。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金属 复合 氧化物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其是以通式Li1+xM1‑xO2表示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上述通式中M表示Mn、Co、Ni、在周期表的第3族元素至第11族元素之间存在的过渡元素和到周期表的第3周期为止的典型元素之中的任一种以上,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特征在于,D50大于4μm且小于20μm,并且一次颗粒面积/二次颗粒面积为0.004~0.035,而且通过使用微小压缩试验机压坏粉体而求出的粉体压坏强度的最小值大于70Mpa,所述D50为基于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法测定得到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D50,所述一次颗粒面积/二次颗粒面积为通过下述一次颗粒面积的测定方法求出的一次颗粒面积相对于通过下述二次颗粒面积的测定方法由尺寸相当于所述D50的二次颗粒求出的二次颗粒面积的比例,二次颗粒面积的测定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锂金属复合氧化物,随机选择5个尺寸相当于D50的二次颗粒,该二次颗粒为球状时,将该颗粒的长度作为直径(μm)计算面积,该二次颗粒为不定形时,近似为球形计算面积,求出该5个面积的平均值作为二次颗粒面积(μm2),一次颗粒面积的测定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在1个视野中随机选择5个二次颗粒,从所选出的5个二次颗粒分别随机选择10个一次颗粒,该一次颗粒为棒状时,将其晶界间距的最长部分作为长径(μm)、晶界间距的短径(μm)来计算面积,该一次颗粒为球状时,将该晶界间距的长度作为直径(μm)计算面积,求出该50个面积的平均值作为一次颗粒面积(μ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033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