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线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3497.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龙;姜玮;蒙延峰;孙雪琳;张敏;孙瑞雪;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H01M4/4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线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可溶性酚醛树脂和致孔剂的自组装过程制备六方堆积相结构的介孔酚醛树脂,进一步碳化得到介孔碳,并以其为模板,在其纳米孔道中生长二氧化锡,通过灼烧控制碳的含量,得到碳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线锂电池负极材料。其稳定的结构可以提高储锂能力和锂离子扩散速率,缓解体积变化和团聚引起的结构破坏,从而显著提高电极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 纳米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碳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线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80~100份的苯酚进行加热熔融,边搅拌边依次滴加10~30份的质量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80~160份的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然后进行升温,反应40~80分钟后,再进行冷却,然后加入盐酸调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低分子量可溶性酚醛树脂;2)将步骤1)中得到的低分子量可溶性酚醛树脂溶于1500~4000份的乙醇中,加入40~200份的致孔剂,搅拌至澄清透明,室温下静置,待乙醇挥发完后,再置于烘箱中进行加热,使所述低分子量可溶性酚醛树脂交联固化,得到中间产物A,然后再在氮气或氩气氛围下,将中间产物A在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得到具有连续孔道的介孔碳材料;3)将步骤2)中得到的所述介孔碳材料浸泡在熔融的二氧化锡前驱体中,真空条件下进行静置,使二氧化锡前驱体充分渗透到介孔碳材料的孔道中,得到中间产物B,再将所述中间产物B在体积比为1:1的水‑乙醇中进行浸泡,然后取出,再在惰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进行灼烧,即得到所述碳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线锂电池负极材料;其中,所述惰性气体和空气的体积比1:10~10:1;上述份数均指重量份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334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多节目模式的电视、液晶眼镜及电视系统
- 下一篇:微投影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