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低硅型金矿尾矿制作陶瓷坯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0546.5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菲;刘睿;高尚;高文元;刘佳;杨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低硅型金矿尾矿制作陶瓷坯体的方法,属于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未经加工的低硅型金矿尾矿与陶土为主要原料,将两种物质以一定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制成坯料,然后将坯料与适量水混合制成生坯,生坯成型后再将生坯以一定的烧成制度在窑炉中烧制成陶瓷坯体,该坯体经后期釉色变化可形成多种花样和类型的陶瓷产品。本发明能为资源化、减量化利用低硅型金矿尾矿提供一种新途径,又能为陶瓷产业提供一种新资源。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低硅型 金矿 尾矿 制作 陶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低硅型金矿尾矿制作陶瓷坯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低硅型金矿尾矿与陶土为主要原料,塑形后,用电窑烧制成陶瓷坯体,该方法采取如下步骤:(1)坯料制备:将低硅型金矿尾矿与陶土以1~9:9~1的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制成坯料,金矿尾矿不需再加工,陶土颗粒粒径在200目以下;(2)生坯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坯料放入混料机中混料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混合物形成具有可塑状态的泥团,该泥团应保持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形变,但不开裂,当外力去掉后,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3)生坯成型:用可塑成型法将泥团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置于通风处干燥待烧;(4)坯体烧成:生坯在室温条件下放入电窑中,烧制温度范围在300℃~1100℃之间,保持均匀的升、降温梯度,经5~8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6054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