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微震监测系统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7759.6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放;余子先;陈渝;陈子良;陈小龙;倪瑞;宋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0 | 分类号: | G01V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208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微震监测系统的制作工艺,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领料,器件筛选;元器件外观检验;元器件调试;壳体检验;壳体布线;整机装配;整机调试;系统调试;出厂检验;包装入库。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精良、完整、易实现,可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并保证合格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微震 监测 系统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矿用微震监测系统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1)领料 按照产品所附材料明细表进行进行领料;领料时注意材料的型号、线圈控制电压、数量是否与材料明细表上所要要求的一致;所领的材料应完整,不能破损,应有明确的标识;(2)器件筛选电阻:测试其阻值是否在其标称误差范围内; 电容:检查电解电容的规格及参数是否与技术要求一致;其它器件:查看有无瑕疵、有无裂痕的地方;查看需焊接的地方有无被氧化;(3)元器件外观检验可靠的电气连接足够的机械强度光洁整齐的外观①没有漏焊;②没有焊料拉尖;③没有焊料引起导线间短路;④不损伤导线及元器件的绝缘层、没有焊料飞溅;典型焊点的形成及其外观① 形状为近似圆锥而表面稍微凹陷,呈漫坡状,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对称成裙形展开;虚焊点的表面往往向外凸出,可以鉴别出来;② 焊点上,焊料的连接面呈凹形自然过渡,焊锡和焊件的交界处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③ 表面平滑,有金属光泽;④ 无裂纹、针孔、夹渣;(4)元器件调试电源电压在AC127V(85%~110%)内波动时,输出开路电压12.5V,无波动;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源板可靠保护,故障排除,自动恢复输出;有保状态下各种保护都能可靠动作;显示功能正常;(5)壳体检验隔爆整件壳体由铸钢或不小于3mm的钢板制成;紧固件有防止自动松脱的措施;金属零部件进行防锈和防蚀处理;外壳防护性能符合GB4208‑2008的规定;零部件、元器件及其他结构要求应符合MT209第7,8,9章及第11.3条的规定;(6)壳体布线严格按照原理图、接线图及布线技术说明进行布线;布线工艺要求衡平竖直,无交叉,整体美观;需焊接时,要求焊点无虚焊、假焊、毛刺、焊点无气泡,焊点要光滑饱满;布线线号要清楚、并且线号号码向正上方,以免看不见线号;布线时,本安部分用蓝线,并单独布线;高压部分一定要使用高压线;低压部分使用耐压750V、0.5平方毫米黑色软线;布线需要接地时,需用专用1.5平方毫米接地线;(7)整机装配装配前,领取已被检验合格外壳及机芯;装配要保证元器件各电气结点间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低于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所有器件固定螺栓都要加平垫、弹垫,杜绝螺栓松动、坏丝等现象;不能出现勉强装配、野蛮装配等严重违反正常装配工艺的现象;整机各部件装配应牢固可靠;开关各名牌标识安装对位,醒目无误;(8)整机调试调试前,查看壳体内有无铁屑及杂物,若有必须彻底清除;查看电源变压器的电压选择,以便确定引入电源的电压等级;通电后,指示灯显示、状态显示应正常无误;整机功能调试时,重复元器件调试步骤;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设置应与名牌相一致,开关显示的电流、电压、绝缘阻值等监测参数应与实际值相一致,其误差应在许可范围之内;(9)系统调试调试前,查看系统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查看电源电压的选择,以便确定引入的电源等级;通电后,显示器的界面显示、状态显示应正常无误;系统功能调试时,重复元器件调试步骤;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设置应与名牌相一致,开关显示的电流、电压、绝缘阻值等监测参数应与实际值相一致,其误差应在许可范围之内;服务器与分站之间通讯,通过服务器可要修改分站的IP地址;分站与服务器之间时间要同步;(10)出厂检验 严格按照出厂检验报告单进行测试、检验、并进行填写;检验报告单填写后备案,以便备查;检查隔爆面上的漆是否处理干净及隔爆面有无划痕;检查接地螺丝上有无接地标识;检查标牌所标识的出厂电压与实际出厂电压是否一致;检查产品所附带的熔芯、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是否齐全;(11)包装入库包装入库时内置防雨布,外用毛毯包裹;入库时置于通风干燥背风雨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77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红外线电子体温计
- 下一篇:通讯线缆的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