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传感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3277.7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军;王华;宁勇;梁忠;唐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5/00;C25D3/48;C25D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6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纳米传感针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不锈钢针灸针,不锈钢针灸针前端的针尖表面上依次覆盖有经电化学沉积的金膜及金膜表面经电化学沉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层,针灸针的针杆表面上覆盖有绝缘膜层。制备步骤针灸针预处理;以柠檬酸金盐溶液为电解液,预处理后的针灸针为工作电极,金丝为辅助电极,采用恒电流沉积法于40‑60℃在针灸针尖端沉积金属金颗粒;针体绝缘层包被;将经金颗粒修饰好的针灸针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以其为工作电极,Pt丝为辅助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0.5~0.5V的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即得。其结合牢固,稳定性好,有较大的pH线性响应范围;制作简单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传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纳米传感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不锈钢针灸针,所述不锈钢针灸针前端的针尖表面上依次覆盖有经电化学沉积的金膜及金膜表面经电化学沉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层,所述针灸针的针杆表面上覆盖有绝缘层,该纳米传感针检测pH线性响应范围为2.00‑10.00,制备方法如下:(1)针灸针的预处理:将不锈钢针灸针经打磨,洗涤处理后氮气吹干备用;(2)金颗粒的修饰:以柠檬酸金盐溶液为电解液,预处理后的针灸针为工作电极,金丝为辅助电极,采用恒电流沉积法于40‑60℃在针灸针尖端沉积金属金颗粒,所述恒电流沉积中的沉积电流为0.03‑0.05mA,沉积时间为60‑120s;(3)针体绝缘层包被:在针灸针上除沉积金属金颗粒的针尖外的针杆部分涂上绝缘层,20‑25℃晾干;其中留取的镀金后针尖长度为1.5‑2.5 mm;(4)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修饰:将经金颗粒修饰好的针灸针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以修饰金颗粒后的针灸针为工作电极,Pt丝为辅助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0.5~0.5V的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得经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针灸针即纳米传感针;其中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1.0‑1.2mg/mL,所述循环伏安扫描速率为50‑60mV/s,扫描圈数为8圈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832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头双阀贴膜折柄输液组合盖
- 下一篇:高压开关设备的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