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轧机启动轧制阶段轧制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9989.6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维;羌菊兴;王欣;张文宾;舒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控制轧机启动轧制阶段轧制力的方法,属金属轧制领域。其根据轧制工艺要求和待轧带钢参数,通过对轧机在最低穿带速度运行状态下实绩数据的收集及组合整理,引入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MA概念,将轧制力自适应实绩值MA和第n次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平均值MN差的绝对值δ,与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平均值和第i次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的标准差σi进行比较,若绝对值δ≤3σn,则选择对轧制力设定值Ps进行修订,确定为下一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控制轧机的实绩启动轧制力;若δ>3σn,则不对下一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进行修订,仍按照原有工艺参数控制轧机的实绩启动轧制力;藉此来提升带钢在轧机启动轧制阶段的轧制稳定性和厚度控制精度,有效防止断带、减少厚度超差长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轧机 启动 轧制 阶段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轧机启动轧制阶段轧制力的方法,包括根据待轧带钢材料的屈服强度及轧机设备参数,使用Hill轧制力模型理论公式,计算得到轧制力,同时通过AGC来实现带钢的厚度控制,得到符合轧制工艺参数要求的轧制带钢产品,其特征在于:101、根据轧制工艺参数要求和待轧带钢的产品参数,获得带钢轧制时的宽度、轧制速度、入口厚度、出口厚度、入口总张力、出口总张力和轧制力数据参数;102、轧机启动;103、轧机保持在穿带速度X对带钢进行轧制;104、收集带钢在轧机入口测厚仪位置上的实绩数据,得到第一组实绩数据A1,所述的第一组实绩数据A1包括宽度b1、轧制速度S1、入口厚度H1、出口厚度h1、入口总张力Z入1、出口总张力Z出1和实绩轧制力PAct1;105、经过第一延时Y1后,收集带钢同一点在轧机中心点位置上的实绩数据,得到第二组实绩数据A2,所述的第二组实绩数据A2包括宽度b2、轧制速度S2、入口厚度H2、出口厚度h2、入口总张力Z入2、出口总张力Z出2和实绩轧制力PAct2;106、经过第二延时Y2后,收集带钢同一点在轧机出口测厚仪位置上的实绩数据,得到第三组实绩数据A3,所述的第三组实绩数据A3包括宽度b3、轧制速度S3、入口厚度H3、出口厚度h3、入口总张力Z入3、出口总张力Z出3和实绩轧制力PAct3;107、对所得到的三组实绩数据进行组合整理,得到一组组合实绩数据AZ1;108、将组合实绩数据AZ1代入Hill轧制力模型理论公式,计算得到根据实绩数据计算的轧制力PCalc;109、将根据实绩数据计算的轧制力PCalc和第二组实绩数据A2中的实绩轧制力PAct2相比,得到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MA;110、重复上述103~109步骤,依次顺序获得至少20次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111、计算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平均值和第i次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的标准差σi;112、分别计算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MA与第n次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平均值Mn差的绝对值δn;113、若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MA与第n次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平均值MN差的绝对值δ≤3σn,则计算新的自适应系数平均值MN+1和标准差σN+1;114、根据带钢的工艺参数数据及计算得出的新的自适应系数平均值MN+1和标准差σN+1,计算经过修订的轧制力设定值Ps,确定为下一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115、按照下一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Ps,控制轧机的实绩启动轧制力;116、若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MA与第n次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平均值MN差的绝对值δ>3σn,则不对下一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进行修订,仍按照原有工艺参数控制轧机的实绩启动轧制力;117、通过引入实绩轧制力自适应系数和对下一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进行补偿、修订,快速确定同材质、同规格卷带钢的启动轧制力,并且应用到连续生产的模型设定控制中,以有效提高带头厚度控制精度,防止“断带”及启动失败,满足用户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2998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范围可调的玻璃窗支撑装置
- 下一篇:框架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