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的系统级拟合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7069.8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芦佳振;张春熹;李保国;汤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的系统级拟合标定方法,它有八大步骤:将惯组安装到转台上,惯组初始朝向为地—东—南,采样周期dt=0.01s;第一位置旋转,采集惯组数据,旋转完毕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第二位置旋转,采集惯组数据,旋转完毕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第三位置旋转,将惯组安装到转台上,惯组初始朝向为西—北—地,采集惯组数据,旋转完毕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第四位置旋转,将惯组安装到转台上,三个坐标轴分别朝向北—天—东,采集惯组数据,旋转完毕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至此四组旋转完毕;对以上各组惯组采集的数据分别进行导航解算,计算各轴向速度误差;设计卡尔曼滤波器;解析计算,求出加速度计的二次项系数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度计 二次 误差 系统 拟合 标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的系统级拟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惯组安装到转台上,惯组初始朝向为地—东—南;设置陀螺输出已预先标定并进行补偿,惯组通电预热三十分钟,采样周期dt=0.01s;步骤二:第一位置即地-东-南旋转,开始采集惯组数据,首先静置一分钟,然后使惯组以10°/s的角速度绕Y轴正向旋转180°,旋转完毕再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步骤三:第二位置即天-东-北旋转,开始采集惯组数据,首先使惯组在步骤二旋转完毕位置静置一分钟,然后使转台以10°/s的角速度绕惯组Z轴正向旋转180°,旋转完毕再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步骤四:第三位置即西-北-地旋转,开始采集惯组数据,首先静置一分钟,然后使转台以10°/s的角速度绕惯组Y轴正向旋转180°,旋转完毕再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步骤五:第四位置即北-天-东旋转,开始采集惯组数据,首先静置一分钟,然后使转台以10°/s的角速度绕惯组Z轴正向旋转180°,旋转完毕再静置一分钟,停止采数,至此四组旋转完毕;步骤六:对以上各组惯组采集的数据分别进行导航解算,并计算各轴向速度误差,将各组惯组数据采集对应的起始时刻记为T0,转动前静置一分钟的末时刻记为T1,转动完静置一分钟的末时刻记为T2,由于惯组只有角运动没有线运动,系统速度误差用下式表示:δ v j i ( t ) = v j i ( t ) ]]> 其中i=1,2,3,4,表示第i位置旋转;j=x,y,z,表示对应j轴向的速度误差;步骤七:设计卡尔曼滤波器:状态变量为δ v j i ( t ) δ v · j i ( t ) δ v · · j i ( t ) T ; ]]> 使用标准卡尔曼方程进行迭代,滤波完毕得到
系统状态方程:d dt δ v j i ( t ) δ v · j i ( t ) δ v · · j i ( t ) = 0 1 0 0 0 1 0 0 0 δ v j i ( t ) δ v · j i ( t ) δ v · · j i ( t ) + 0 0 w j ]]> 观测方程:Z j = 1 0 0 δ v j i ( t ) δ v · j i ( t ) δ v · · j i ( t ) + μ j ]]> 其中wj和μj分别为状态噪声和观测噪声;步骤八:解析计算,求出加速度计的二次项系数误差;首先令![]()
![]()
误差观测方程如下表1所示:表1 误差观测方程
则二次项误差解算如下表2所示:表2 二次项误差解算表
表中的符号说明如下:K2ax表示x轴加表二次项误差,K2ay表示y轴加表二次项误差,K2az表示z轴加表二次项误差;K2ax、K2ay、K2az是目标误差项;g表示重力加速度,ai、bi、ci是求解目标误差项过程中的误差观测量,通过ai、bi、ci解析计算出K2ax、K2ay、K2az的详细求法见上表1,i=1,2,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70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棚用水肥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重力冲击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