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1614.2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盛;王春;周士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包括机架﹑加载机构、定位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工控机、多轴控制器、伺服控制器A、伺服控制器B、伺服控制器C、伺服控制器D和伺服控制器E,人机界面和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监控位移、角度和力信号。本发明采用闭环力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标定力的精确自动加载,并能够对六维力传感器进行连续加载。本发明的高精密十字滑台机构安装了光栅尺,形成了全闭环位移控制,精确定位X(Y)方向的位移,且圆光栅精确定位六维力传感器的翻转和旋转角度,从而实现了对六维力传感器的直线位移和转角的精确定位。本发明可以实现量程范围内任意六维力/力矩的加载,加载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维力 传感器 标定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加载机构、定位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架由基座(1)和门式刚性框架(2)组成;所述的加载机构包括伺服电机A(26)、减速器(25)、齿轮A(42)、齿轮B(43)、齿轮C(44)、齿轮D(45)、齿轮E(46)、两个滚珠丝杠(3)、两个滚珠丝杠螺母(27)、活动横梁(4)、标准单维力传感器(5)和加载头(6),伺服电机A(26)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5)的输入轴刚性连接,减速器(25)的输出轴与齿轮A(42)的中心刚性连接,齿轮A(42)的一侧与齿轮B(43)啮合、齿轮A(42)的另一侧与齿轮C(44)啮合,齿轮B(43)同时与齿轮E(46)啮合,齿轮C(44)同时与齿轮D(45)啮合,五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齿轮E(46)中心孔与滚珠丝杠(3)下端刚性连接,滚珠丝杠(3)上端通过轴承以双推支承式的支撑形式连接到门式刚性框架(2)上,滚珠丝杠螺母(27)固定连接到活动横梁(4)上端,滚珠丝杠螺母(27)与滚珠丝杠(3)螺纹配合,滚珠丝杠(3)通过滚珠丝杠螺母(27)带动活动横梁(4)上下往复移动,活动横梁(4)下端依次顺序刚性连接标准单维力传感器(5)和加载头(6);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小U型架(7)、大U型架(8)、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A(34)、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B(35)、圆光栅A(36)、圆光栅B(37)、伺服电机D(32)、伺服电机E(33)、固定板(11)、转接板(12)、加载板(14)、固定法兰A(10)、固定法兰B(15)和精密十字滑台机构(9),大U型架(8)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8)上,小U型架(7)通过固定法兰A(10)、固定法兰B(15)固定连接到大U型架(8)内侧,小U型架(7)与大U型架(8)形成一个回转副,固定法兰A(10)刚性连接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B(35)的输出轴,圆光栅B(37)固定连接在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B(35)输出轴上,伺服电机D(32)刚性连接到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B(35)输入轴上,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A(34)固定连接在小U型架(7)内部,圆光栅A(36)固定连接在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A(34)输出轴上,伺服电机E(33)刚性连接到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A(34)输入轴上,固定板(11)固定连接在360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A(34)输出轴上,转接板(12)固定连接到固定板(11) 上;所述的精密十字滑台机构(9)包括伺服电机B(30)、伺服电机C(31)、光栅尺A(38)、光栅尺B(39)、丝杠A(19)、丝杠B(20)、轴承底座A(21)、轴承底座B(22)、两个导轨A(23)、两个导轨B(24)、四个滑块A(40)、四个滑块B(41)、底座A(16)、底座B(17)和工作台(18),底座B(17)固定连接到基座(1)上,两个导轨B(24)固定连接到底座B(17),两个导轨B(24)与底座A(16)通过四个滑块B(41)构成滑动连接,两个导轨A(23)固定连接到底座A(16),所述两个导轨A(23)与工作台(18)通过四个滑块A(40)构成滑动连接,伺服电机B(30)固定连接在底座A(16)上,丝杠A(19)一端与伺服电机B(30)刚性连接,所述丝杠A(19)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到轴承底座A(21)上,与丝杠A(19)配套的丝杠螺母A(28)固定连接到工作台(18),伺服电机C(31)固定连接在底座B(17)上,丝杠B(20)一端与伺服电机C(31)刚性连接,所述丝杠B(20)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到轴承座B上,与丝杠B(20)配套的丝杠螺母B(29)固定连接到底座A(16),光栅尺A(38)固定连接在底座A(16)侧面上,所述光栅尺A(38)的读数头固定连接到工作台(18)侧面,光栅尺B(39)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表面,所述光栅尺B(39)的读数头固定连接到底座A(16)端面;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47)、工控机(48)、多轴控制器(49)、伺服控制器A(50)、伺服控制器B(51)、伺服控制器C(52)、伺服控制器D(53)和伺服控制器E(54),人机界面(47)和工控机(48)作为上位机,监控位移、角度和力信号;加载Z轴力时,标准单维力传感器(5)将加载力大小反馈给多轴控制器(49)和上位机,上位机将反馈信号与需加载力进行比较,并用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若两者存在差值,上位机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多轴控制器(49),多轴控制器(49)通过伺服控制器A(50)控制伺服电机A(26)转动,直至差值为零,即形成闭环力反馈系统,得到精确的加载力;加载X轴力矩时,光栅尺B(39)将位移信号传递给多轴控制器(49)和上位机,上位机将反馈信号与所需位移进行比较,并用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若两者存在差值,上位机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多轴控制器(49),多轴控制器(49)通过伺服控制器C(52)控制伺服电机C(31)转动,直至差值为零,即形成闭环位移反馈系统,再结合所述闭环力反馈系统,最终得到精确的力矩;加载Y轴力矩时, 圆光栅A(36)将信号传递给多轴控制器(49)和上位机,上位机将反馈信号与所需角度进行比较,并用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若两者存在差值,上位机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多轴控制器(49),多轴控制器(49)通过伺服控制器E(54)控制伺服电机E(33)转动,直至差值为零,即形成闭环角度反馈系统,再结合所述闭环力反馈系统,最终得到精确的力矩;加载Y轴力时,圆光栅B(37)与圆光栅A(36)以上述同样原理构成闭环角度反馈系统,通过所述闭环角度反馈系统控制被标定传感器翻转的精确角度,光栅尺A(38)与光栅尺B(39)以上述同样原理构成闭环位移反馈系统,通过闭环位移反馈系统控制被标定传感器的精确位移,再结合所述闭环力反馈系统,最终得到精确的加载力;加载X轴力时,以圆光栅A(36)为反馈元件的闭环角度反馈系统控制被标定传感器旋转的精确角度,再结合所述闭环力反馈系统,最终得到精确的加载力;加载Z轴力矩时,以光栅尺B(39)为反馈元件的闭环位移反馈系统控制被标定传感器的精确位移,再结合所述闭环力反馈系统,最终得到精确的力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16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