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导电增强磷酸钒锂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718.0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麦立强;董轶凡;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C01B25/4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导电通道增强磷酸钒锂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其为附着在碳网上面具有均一尺寸的磷酸钒锂纳米球,所述的磷酸钒锂纳米球上包覆有碳层,碳层与碳层之间链接,所述的包覆有碳层的磷酸钒锂纳米球的直径为60-70纳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乙炔黑和聚乙二醇的还原和包覆作用制备出磷酸钒锂纳米球电极,该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工艺简单,通过一步法即可合成高纯度、分散性均一的磷酸钒锂,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利于市场化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导电 增强 磷酸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三维导电增强磷酸钒锂纳米球,其为附着在碳网上面具有均一尺寸的磷酸钒锂纳米球,所述的磷酸钒锂纳米球上包覆有碳层,碳层与碳层之间链接,所述的包覆有碳层的磷酸钒锂纳米球的直径为60‑70纳米,采用下述方法制得,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钒源与去离子水配成溶液,然后将磷酸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10‑60分钟,再加入锂源,混合均匀,其中钒源中的V:磷酸中的P:锂源中的Li=2:3:3;2)将乙炔黑和聚乙二醇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并搅拌20‑50分钟,得到混合溶液;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水浴锅中,70℃水浴5‑10小时,得到澄清黄色前驱体溶液;4)将步骤3)得到的前驱体溶液放入80℃烘箱中20‑30小时,使前驱体溶液完全烘干;5)将烘干后得到的前驱体研磨均匀后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先以300~400℃煅烧3‑6小时;6)将煅烧后的产物取出,研磨30分钟后,重新在氩气保护氛围下在600‑900℃下烧结6‑10小时,得到三维导电增强磷酸钒锂纳米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471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