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晚播鲜食玉米后熟处理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901.3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克勤;胡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超晚播鲜食玉米后熟处理技术,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玉米在播种过晚的情况下,由于生长期的积温不足,鲜食玉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正常达到鲜食上市的成熟标准,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本发明采取整株刈割、群体丛集、留株后熟的办法,可以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中运输,提高籽粒的充实度,使一部分在田间不能正常成熟的鲜食玉米达到鲜食的上市标准,是一种减灾增收的有效措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晚播 鲜食 玉米 处理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超晚播鲜食玉米后熟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采取群体丛集,留株后熟技术处理超晚播鲜食玉米,包括整株刈割、群体丛集、留株后熟、收获四个环节:①整株刈割:将未达到鲜食上市标准的鲜食玉米连同果穗整株平地刈割;②群体丛集:将玉米果穗保留在玉米的植株上,将玉米群体直立地起来,丛集在一起;③留株后熟:将玉米植株在丛集的状态下保存10‑15天,使玉米果穗留株后熟;④收获:将玉米果穗从植株上掰下,去皮上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090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