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的层系井网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8895.9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忠;唐从见;黄迎松;曹绪龙;贾俊山;柳世成;郭士博;谭保国;许强;陈燕虎;刘志宏;陈瑞;贾元元;孙永杰;何娟;苏红红;佟颖;张伟伟;房士然;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16;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的层系井网再建方法,该基于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的层系井网再建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储层渗透率随含水的变化规律,建立描述储层物性时变的精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步骤2,根据相渗在不同含水时期变化规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步骤3,确定层系井网重组技术界限指标;以及步骤4,根据该层系井网重组技术界限指标,设计层系井网重组方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该基于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的层系井网再建方法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提高特高含水老油田的采收率,大幅度的增加老油田的累积产油量。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性 模型 层系井网再建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的层系井网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储层物性时变模型的层系井网再建方法包括:在步骤101.精细油藏地质特征研究,主要研究地层对比、构造、储层、沉积相、油水系、温压系统;在步骤102,根据取心井资料和新井测井解释资料,研究储层渗透率随含水的变化规律模型,结合精细地质研究,建立起精细表征层内夹层、合理描述储层物性时变的精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其中,在研究渗透率随含水变化规律时,利用不同含水时期的取心井资料和新井测井解释资料,建立渗透率与含水的数学关系式;精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反映储层的物性变化,即时变模型;在步骤103,利用不同含水时期取心井相对渗透率资料,研究相渗在不同含水时期变化规律,从而建立起了岩石模型;在建立了动态模型、PVT模型后,从而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在研究岩石模型时,利用不同含水时期取心井的相渗资料,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建立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在步骤104,层系井网重组技术界限指标的设计及研究提出;在研究层系井网再建技术界限时,利用油藏工程方法、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及化学实验,研究层系井网再建技术政策界限,主要包括:渗透率级差界限、地层系数界限、剩余油饱和度级差界限、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界限、井网井距建议、注采参数界限;在步骤105,在技术界限指导下,设计层系井网重组方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在研究层系井网再建方案设计及优化时,在层系井网再建技术政策界限范围内,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套层系井网再建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并进行指标预测和经济初评;在步骤106,对最优层系井网重组方案进行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完成层系井网再建并部署实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088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波安全支付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通过近距离通信实现的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