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选择性闭环复分解反应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38365.2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7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阿米尔·H·霍维达;于苗;王辰博;理查德·R·施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董事会 |
主分类号: | C07D417/06 | 分类号: | C07D417/06;C07D225/02;C07D313/00;C07D267/00;C07D245/02;C07D491/18;C07F11/00;C07F7/18;C07D49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沈锦华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股涉及烯烃复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用于Z‑选择性闭环复分解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闭环 复分解反应 | ||
【主权项】:
一种方法,其包含使适合二烯与金属立体源催化剂或金属络合物反应以形成式I化合物:其中所描绘的双键呈顺式构型,并且其中:环A为8到3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其中环A的0到6个亚甲基单元任选地并且独立地经‑O‑、‑N(R)‑、‑S‑、‑C(O)‑、‑OC(O)‑、‑C(O)O‑、‑OC(O)O‑、‑S(O)‑或‑S(O)2‑、‑OSO2O‑、‑N(R)C(O)‑、‑C(O)N(R)‑、‑N(R)C(O)O‑、‑OC(O)NR‑、‑N(R)C(O)NR‑或‑Cy1‑置换,其中:每一‑Cy1‑独立地为:二价单环,其独立地选自亚苯基、3到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碳环基、具有1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到6元亚杂芳基或具有1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杂环基;或二价双环,其独立地选自8到10元亚芳基、7到1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碳环基、具有1到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8到10元亚杂芳基或具有1到5个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7到1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杂环基;或二价三环,其独立地选自14元亚芳基、9到2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碳环基、具有1到8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9到14元亚杂芳基或具有1到8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9到2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杂环基;或二价四环,其独立地选自16到18元亚芳基、11到3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碳环基、具有1到8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15到18元亚杂芳基或具有1到12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11到3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亚杂环基;n为0到20;每一R独立地为氢或选自以下基团的基团:C1‑6脂肪族基、苯基、3到7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碳环、8到10元双环饱和、部分不饱和或芳基环、具有1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到6元单环杂芳基环、具有1到3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4到7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杂环、具有1到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7到10元双环饱和或部分不饱和杂环或具有1到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8到10元双环杂芳基环,其中:同一氮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任选地连同所述氮原子一起形成具有1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部分不饱和或芳基环;或同一碳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任选地连同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0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螺环;或相邻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任选地连同其插入原子一起形成具有0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部分不饱和或芳基环;每一RA独立地选自‑R、‑QR、‑OR、适当地保护的羟基、‑SR、适当地保护的硫醇基、‑S(O)R、‑SO2R、‑OSO2R、‑N(R)2、适当地保护的氨基、‑N(R)C(O)R、‑N(R)C(O)C(O)R、‑N(R)C(O)N(R)2、‑N(R)C(O)OR、‑C(O)OR、‑OC(O)R、‑C(O)N(R)2或‑OC(O)N(R)2,其中:同一碳原子上的两个RA任选地一起形成氧代部分、肟、腙、亚胺、C2‑6亚烷基或具有0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螺环,或:相邻原子上的两个RA任选地一起形成具有0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部分不饱和或芳基环;每一Q独立地为二价C1‑10烃链,其中Q的一个、两个或三个亚甲基单元任选地并且独立地经‑O‑、‑N(R)‑、‑S‑、‑C(O)‑、‑OC(O)‑、‑C(O)O‑、‑OC(O)O‑、‑S(O)‑或‑S(O)2‑、‑OSO2O‑、‑N(R)C(O)‑、‑C(O)N(R)‑、‑N(R)C(O)O‑、‑OC(O)NR‑、‑N(R)C(O)NR‑或‑Cy2‑置换;并且每一‑Cy2‑独立地为二价环,其选自亚苯基、3到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单环亚碳环基、具有1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到6元单环亚杂芳基或具有1到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3到8元饱和或不饱和单环亚杂环基、8到10元双环亚芳基、7到1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双环亚碳环基、具有1到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8到10元双环亚杂芳基或具有1到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7到10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双环亚杂环基;其中所述金属立体源催化剂或金属络合物具有式II‑a或II‑b:其中:M为钼或钨;R1选自:R2和R3中的一者为氢,另一者为t‑Bu或‑C(Me)2Ph;‑OR4为选自以下基团的任选地取代的基团:其中任选的取代基选自TBSO、TESO、F、Cl、Br和I;或R4为其中Ry和Rz中每个独立地为C1‑10脂肪族基;R5为未经取代的吡咯‑1‑基或R2'和R3'连同其插入金属原子一起形成金属环丁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董事会,未经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3836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