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成形原理的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损耗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8665.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孙钟明;张永平;陈健;汪洋;陆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张永平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23H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成形原理的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损耗补偿方法,在加工前,根据欲获得的目标工件的理想形状,利用电极损耗机理,反推所需的电极初始形状,使得具有该形状的电极,在放电加工并损耗后,恰能加工出具有所需理想形状的工件。即通过对原先是理想目标形状的电极进行预变形,以抵消电极损耗的影响,达到电极补偿的目的。为了获得变形后的电极初始形状,只需将具有目标形状的工件转为电极,对应的电极转为工件,反向加工模拟,经过与正常放电加工同样的放电加工工序,即可获得电极的初始形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形 原理 电火花 加工 电极 损耗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反成形原理的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损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几何模型:根据想要获得的工件或型腔的形状,建立对应的工件和电极的几何模型,设定相应的初始加工条件,包括电极和工件的仿真起始形状、放电间隙、单次放电的等蚀除量等。(2)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反成形结果:根据电火花放电的基本过程,搜索放电位置;由损耗规律蚀除相应位置的材料;更新电极和工件的几何模型,以移除蚀除单元,形成蚀除坑;依次循环,模拟其反向成型过程,经与正向成型同样的放电加工过程后,可使电极恢复为所需的初始形状,即最终真正用来加工的电极的形状。(3)制作预补偿电极,完成加工:按模拟所得的结果制作电极,利用该预补偿后的电极进行实际加工,可抵消电极损耗的影响,获得具有理想形状的工件或型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张永平,未经浙江大学;张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786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碳沉积抑制技术的氟碳混合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下一篇:传感器在线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