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纳米结构的超润滑非晶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1459.X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英;刘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34;C23C14/0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超润滑非晶碳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薄膜,在高真空环境下具有超润滑性能的硅、铝共掺杂的含氢非晶碳薄膜,该种薄膜具有纳米网络状及类富勒烯复合的纳米结构,具有极为优异的弹性恢复性能。此外,即使薄膜的纳米硬度较低,属于软质薄膜,在真空环境下表现出了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低摩擦系数达到0.001,磨损率低至10-19m3/N·m数量级。该种薄膜均匀致密,与金属基材料结合牢固,作为固体润滑及密封材料,在真空环境中的各种机械运动部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纳米 结构 润滑 非晶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超润滑非晶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具体操作步骤为:1)用无水乙醇和丙酮分别超声清洗的单晶硅片,吹干后置于固体润滑薄膜沉积系统的沉积室中,然后进行抽真空;2)当真空度高于5.0×10‑4 Pa时,通氩气于沉积室中,在占空比为70.0%、脉冲直流负偏压700‑1000 V的条件下用氩(Ar)等离子体进行溅射清洗基材25‑35min;3)过渡层由纯Ar等离子体溅射孪生钛靶或Si/Al混合靶材,面积比A铝/A硅=1/8制得,制备条件为中频频率40 KHz电流2.0 A,氩气流量为40.0 sccm,工作压强为4.0‑5.0 Pa,基底偏压为‑200 V,靶材与基材距离为9‑10 cm,沉积时间为8‑12 min ;4)将甲烷气和氩气以1:7比例混合后通入反应室中,在工作压强为0.5‑1.2 Pa的条件下开启射频电源,频率 27.12 MHz, 功率为400‑700 W,在自偏压的作用下,产生的含有C和Ar的等离子体共同溅射Si/Al混合靶材,面积比为A铝/A硅=1/8;5)薄膜沉积过程中,基材无额外加热,且负偏压为0‑50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6145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液体排出头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