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种媒介制备金纳米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985.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守安;杨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种媒介的化学/光化学相结合制备高产率可控长径比金纳米棒的方法。它基于在固定化学组分的生长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封端的金纳米粒子作晶种并陈化使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之后再利用紫外光进一步照射这一溶液,使剩余的金离子完全还原并生长成具有高产率的金纳米棒;通过改变生长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或利用紫外光的消融作用对金纳米棒的长径比进行精细调控。本发明所制得的金纳米棒形貌较均一,直径~10 nm, 长径比在2.3~4.5之间;相应的金纳米粒子的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峰为600~860 nm。离心分离后通过简单功能化即可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介 制备 纳米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金纳米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金晶种的生长溶液达到化学反应平衡之后,加入少量丙酮使生长溶液中剩余的金离子通过发生光化学反应完全还原,获得了高产率金纳米棒;通过改变生长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或利用紫外光的消融作用精细调控金纳米棒的长径比,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保护剂,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溶液得到球形金纳米粒子并以此作晶种溶液;往含有氯金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硝酸银的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得到生长溶液;往生长溶液中加入晶种溶液,避光放置使化学生长反应达到平衡,即得到初始金纳米棒溶液;(2) 往初始金纳米棒溶液中加入少量丙酮,在紫外光下照射适当时间,得到高产率的金纳米棒;(3) 改变初始生长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可调整所要求的金纳米棒的长径比;(4) 在含金晶种的生长溶液中于少量丙酮存在下,紫外光照射达到金纳米棒的最大长径比之后,延长紫外光的照射时间,利用紫外光的消融作用调整所要求的金纳米棒的长径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未经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39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