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阶分集的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6776.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芦涛;葛建华;林梅露;高洋;杨烨;陈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黎汉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阶分集的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其实现步骤为:源节点将两个原始符号旋转,得到两个旋转符号分量,并分四个阶段发送;第一阶段,源节点发送第一个旋转符号分量,中继和目的节点接收;第二阶段,中继节点根据是否正确解调,设置第一个协作状态比特;中继节点依据第一个协作状态比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第三阶段,源节点发送第二个旋转符号分量,中继和目的节点接收;第四阶段,中继节点根据是否正确解调,设置第二个协作状态比特;中继节点依据第二个协作状态比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目的节点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联合解调,恢复源节点发送的信息。本发明具有传输可靠性高,误比特率低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分集 译码 转发 协作 通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高阶分集的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源节点S将两个原始符号进行旋转操作,得到两个旋转符号分量;2)将得到的两个旋转符号分量分四个阶段发送:2a)在第一阶段,源节点S将第一个旋转符号分量在第一帧中发送,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接收源节点S发送的数据;2b)在第二阶段,中继节点R对接收到的第一帧数据依次解调和循环冗余校验,如果循环冗余校验指示中继节点R能够正确解调,则将协作状态比特置1;否则,将协作状态比特置0;2c)中继节点R根据协作状态比特向目的节点D发送数据,如果协作状态比特为1,中继节点R将解调后的第一帧数据重新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数据和协作状态比特分别通过数据信道和信令信道发送至目的节点D;否则,中继节点R只通过信令信道发送协作状态比特至目的节点D;2d)在第三阶段,源节点S将第二个旋转符号分量在第二帧中发送,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接收源节点S发送的数据;2e)在第四阶段,中继节点R对接收到的第二帧数据依次解调和循环冗余校验,如果循环冗余校验指示中继节点R能够正确解调,则将协作状态比特置1;否则,将协作状态比特置0;2f)中继节点R根据协作状态比特向目的节点D发送数据,如果协作状态比特为1,中继节点R将解调后的第二帧数据重新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数据和协作状态比特分别通过数据信道和信令信道发送至目的节点D;否则,中继节点R只通过信令信道发送协作状态比特至目的节点D;3)目的节点D将在四个阶段中接收到的数据以及在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接收到的协作状态比特传送到自身的解调器;4)解调器对传送来的数据进行最大似然联合解调,恢复出源节点S发送的信息[ x ^ 1 , x ^ 2 ] : ]]>[ x ^ 1 , x ^ 2 ] = arg min x 1 , x 2 { | y D ( 1 ) - E S h SD , 1 x 1 | 2 + | y D ( 2 ) - E R h RD , 1 ( α 1 x 1 ) | 2 + ]]>| y D ( 3 ) - E S h SD , 2 x 2 | 2 + | y D ( 4 ) - E R h RD , 2 ( α 2 x 2 ) | 2 } ′ ]]> 其中,
分别表示目的节点D在第一,二,三,四阶段接收到的数据,x1和x2分别表示第一个和第二个旋转符号分量,ES和ER分别表示源节点S和中继节点R的发送功率,hSD,1表示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之间与第一帧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hSD,2表示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之间与第二帧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hRD,1表示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之间与第一帧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hRD,2表示中继节点R和目的节点D之间与第二帧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α1表示与第一帧对应的协作状态比特,α2表示与第二帧对应的协作状态比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7677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合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滚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