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螺旋铣孔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0281.3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柯臻铮;黄小东;黄浦缙;潘泽民;柯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Q3/00;B23Q5/40;B23Q15/22;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螺旋铣孔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底座、主轴滑座、外偏心套筒、内偏心套筒、力矩电机、圆光栅、电主轴、压脚、工业相机、直线光栅、4个激光距离传感器、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同步带等;其中,内、外偏心套筒的内、外轮廓的轴线采用偏置设计,内偏心套筒安装在外偏心套筒内部,外偏心套筒的内轮廓轴线与内偏心套筒的外轮廓轴线重合。本发明通过控制内、外偏心套筒间的相对转角实现刀具径向偏置;主轴进给采用双光栅反馈,保证锪窝深度的精确性;采用工业相机检测工件上的预制孔位置,通过4个激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制孔位置的法矢,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数控装备配合使用,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制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螺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化螺旋铣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法兰(2)、滚珠丝杠副(3)、螺母座(4)、第一伺服电机(5)、直线导轨(6)、辅助支撑座(7)、防转螺杆(8)、过孔滑环(9)、滑环套筒(10)、圆光栅(11)、圆光栅安装盘(12)、力矩电机(13)、内偏心套筒(14)、外偏心套筒(15)、主轴滑座(16)、电主轴(17)、刀具(18)、螺旋防护套(19)、压脚压头(20)、排屑管(21)、压脚(22)、工业相机(23)、第一直线光栅(24)、气缸(25)、气缸转接头(26)、第二直线光栅(27)、第二伺服电机(28)、同步带(29)、激光距离传感器(30)、小同步带轮(31)、大同步带轮(32);安装法兰(2)、滚珠丝杠副(3)、第一伺服电机(5)、气缸(25)、第一直线光栅(24)、第二直线光栅(27)和工业相机(23)安装在底座(1)上,主轴滑座(16)通过螺母座(4)安装在滚珠丝杠副(3)上,滚珠丝杠副(3)与第一伺服电机(5)相连,第一伺服电机(5)带动滚珠丝杠副(3)旋转能推动主轴滑座(16)沿直线导轨(6)做进给运动,主轴滑座(16)内部设有外偏心套筒(15),外偏心套筒(15)、圆光栅安装盘(12)、滑环套筒(10)通过螺栓固联,主轴滑座(16)外侧安装第二伺服电机(28),第二伺服电机(28)通过小同步带轮(31)、同步带(29)、大同步带轮(32)带动外偏心套筒(15)旋转,外偏心套筒(15)内部设有内偏心套筒(14),力矩电机(13)安装在外偏心套筒(15)和内偏心套筒(14)之间,圆光栅(11)安装在圆光栅安装盘(12)内,力矩电机(13)带动内偏心套筒(14)相对外偏心套筒(15)旋转,内偏心套筒(14)内设有电主轴(17),电主轴(17)上安装刀具(18),过孔滑环(9)安装在滑环套筒(10)上,并通过防转螺杆(8)与辅助支撑座(7)相连接,辅助支撑座(7)可随主轴滑座(16)在直线导轨(6)上移动;压脚(22)通过气缸转接头(26)与气缸(25)顶杆相连,在气缸(25)的推动下可沿直线导轨(6)运动,压脚(22)上设有四个激光距离传感器(30)、压脚压头(20)、排屑管(21)和螺旋防护罩(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0028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