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铌和碳化钽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94528.8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高辰;刘东阳;文越华;徐艳;赵鹏程;曹高萍;杨裕生;谢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 |
主分类号: | C01B32/914 | 分类号: | C01B32/914;H01M4/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 代理人: | 刘永盛 |
地址: | 10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工程与工业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碳化铌和碳化钽电极的制备方法,使用金属铌或钽的板、片、箔或丝,在600~1200℃的气体保护下和碳、一氧化碳、环氧树脂等反应,可以在铌和钽的外表面得到致密的碳化铌和碳化钽层,内部仍为金属铌和钽,既有金属的柔韧性、强度等优势,又有导电的碳化铌和碳化钽层作为强耐腐蚀层,可以作为形稳阳极使用于硫酸、盐酸、氯碱电解等电解液中。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步骤少、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制备液流电池、二次电池、电解工业的电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碳化铌和碳化钽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在气体保护下,金属铌或钽的板、片、箔或丝和碳源一起放在控制温度的反应室中作用,反应的温度在600~1200℃,反应室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600℃的时间在30~240min;反应室的升温速度不大于15℃/min;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即得到碳化铌或碳化钽电极;当在密闭反应室中作用时,碳源与金属铌或钽的质量比为0.5~1.5;当保护性气体是通入金属铌或钽所在反应室中时,碳源与金属铌或钽的质量比为1.5~10;其中,碳源为糠醛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石油焦、石墨粉、活性炭粉、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一氧化碳、碳原子数小于5的烃及其衍生物、苯、碳原子数小于11的苯取代烃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以上物质;所述碳源涂覆在铌或钽的表面,或通过气相与铌或钽的表面接触并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945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的实验教具
- 下一篇:一种闪蒸罐的制冷剂二级过滤分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