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约束高刚度多坐标混联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261.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田;汪满新;宋轶民;梅江平;王攀峰;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约束高刚度多坐标混联机器人,包括:固定架、动平台、连接在所述动平台末端的两自由度的定位头、设置在固定架与动平台之间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和第四支链。第一支链包括第一铰链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铰链设置在固定架中间部位,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一铰链并与其构成移动副设置在固定架上,其末端与动平台固接,所述第二、第三和第四支链空间面对称布置在固定架周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链运动平面为同一平面,且第二、第三支链可通过仅具有一个自由度的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为过约束机构,整机刚度好、精度高,运动学求解简单,便于控制,具有大的工作空间机架体积比。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刚度 坐标 联机 | ||
【主权项】:
一种过约束高刚度多坐标混联机器人,包括:固定架(5)、动平台(6)、连接在所述动平台(6)末端的两自由度的定位头(7)、设置在固定架(5)与动平台(6)之间第一支链(1)、第二支链(2)、第三支链(3)和第四支链(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链(1)贯穿的设置在固定架(5)的中心位置,第二支链(2)和第三支链(3)分别设置在第一支链(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支链(1)、第二支链(2)和第三支链(3)的运动平面为同一平面,所述第四支链(4)设置在第一支链(1)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链(1)包括:由外圈(11)和内圈(12)构成的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固定在所述内圈(12)内周面上的滑块(13)、伸缩杆(15)以及固定在所述伸缩杆(15)上的导轨(14),所述的外圈(11)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连接在固定架(5)的中心位置,所述内圈(12)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与外圈(11)相连,连接所述外圈(11)和固定架(5)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所述内圈(12)和外圈(11)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固定在所述伸缩杆(15)上的导轨(14)与固定在所述内圈(12)内周面上的滑块(12)滑移的连接,使所述伸缩杆(15)与所述内圈(12)构成移动副,所述伸缩杆(15)的末端与动平台(6)固接;所述的第二支链(2)和第三支链(3)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有转动叉(22)、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连接在转动叉(22)的凹槽内的长度调节装置(23)、固定连接在长度调节装置(23)一端的驱动装置(21)以及固定连接在长度调节装置(23)另一端的T形铰(24),所述T形铰(24)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与所述动平台(6)相连,所述的转动叉(22)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与固定架(5)相连,连接所述转动叉(22)和固定架(5)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所述长度调节装置(23)与转动叉(22)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的第四支链(4)包括有第四转动叉(42)、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连接在第四转动叉(42)的凹槽内的第四长度调节装置(43)、固定连接在第四长度调节装置(43)一端的第四驱动装置(41)以及固定连接在第四长度调节装置(43)另一端的第四球铰(44),所述第四球铰(44)为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且三个转动轴线不共线但相交于一点,所述第四长度调节装置(43)通过第四球铰(44)与动平台(6)相连,所述的第四转动叉(42)通过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链与固定架(5)相连,连接所述第四转动叉(42)和固定架(5)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所述第四长度调节装置(43)与第四转动叉(42)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852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流道防撞条挤出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轧辊轴承的拆卸方法及其偏心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