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体自驱动原位压印生物芯片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1913.3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汤建新;邓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40B40/06;C40B5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流体自驱动原位压印合成生物芯片新方法,属于生物化学分析技术领域。采用4根相同长度且具有微纳米通道的纤维管作为微流体的自驱动装置,四种碱基单体在纤维管的毛细效应作用下从单体储存池经过微纳米通道源源不断地传输到顶端,富足而不过量。机械手抓取载波片自动由上往下压印于纤维管顶端,碱基液就黏附于玻璃载片下表面,以相同方式控制玻璃载片在特定位置压印于四根纤维管,在玻璃载片下表面压印得到一层单体微阵列。经过喷淋清洗、氧化、托保护反应后,接着压印第二层。多个循环压印之后,得到任意探针长度的生物芯片。本发明适合采用自动化设备和装置来实现芯片原位压印合成,在现有条件下探针密度可达400位点/cm2。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驱动 原位 压印 生物芯片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流体自驱动原位压印生物芯片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4根相同长度且具有微纳米通道的纤维管作为微流体的自驱动装置,碱基单体在纤维管的毛细效应作用下从单体液储存池经过微纳米通道源源不断地传输到顶端,高定位精度的机械手抓取载玻片由上往下竖直压印于纤维管顶端,碱基液黏附于玻璃载片下表面,以相同方式控制载玻片在特定位置压印于四根纤维管顶端,在载玻片下表面压印得到一层单体微阵列;载玻片经过喷淋清洗、氧化、托保护反应后,接着压印下一层;多个循环压印之后,即可得到任意探针长度的生物芯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019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