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2439.4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邹亮;王波;刘献东;马爱华;谢世殊;黑红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3/04;C21D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杜娟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1.0~1.5T的工作磁密下具有较高磁导率和较低铁损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在RH精炼中进行适宜的脱氧控制并在常化步骤中采用高温短时处理,可减少硅钢中的夹杂物的数量并改善晶粒形态,从而可改善无取向硅钢在1.0~1.5T下的磁导率和铁损。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其顺序包括如下步骤:a)炼钢、b)热轧、c)常化、d)冷轧、以及e)退火,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炼钢步骤a)获得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成分的铸坯:C≤0.005%,0.1%≤Si≤2.5%,Al≤1.5%,0.10%≤Mn≤2.0%,P≤02%,S≤0.005%,N≤0.005%,Nb+V+Ti≤0.006%,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其中,所述炼钢步骤a)包括RH精炼,在所述RH精炼中进行脱碳、脱氧处理,脱氧剂投入量Y满足如下公式:Y=K×m×([O]‑50),式中[O]表示脱碳结束时的自由氧含量,单位为ppm;K为表征脱氧剂脱氧能力的系数,其值为0.35×10‑3~1.75×10‑3;m为钢包内钢水重量,单位为吨;以及在所述常化步骤c)中,将热轧后的热轧钢带加热到相变点温度Ac1以上、1100℃以下的温度处保温,保温时间t为10~90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243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