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带材连续还原退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060.7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井玉安;胡希达;朱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带材连续还原和热处理的还原退火炉,利用该还原退火炉可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地连续进行热轧带材的还原除鳞或冷轧带材的退火处理。该还原退火炉由加热还原段炉体、中间过渡段通道和冷却段炉体组成;加热还原段炉体由内外炉壳和中间保温层构成,二者组成炉膛,呈“回”字型结构,带材经炉体中央的一台开卷机打开后引入炉膛,在炉膛内通过导向辊道的导引,回转数圈后被加热、还原或退火,然后导出炉体,经中间过渡段通道进入冷却段炉体,冷却段炉体是由多段壳体组成的“回”字型冷却室,带材在冷却室中回转数圈后被无氧化冷却,由卷曲机卷成带卷。本发明具有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连续 还原 退火炉 | ||
【主权项】:
一种连续还原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该炉由加热还原段炉体、中间过渡段通道和冷却段炉体组成;加热还原段炉体位于整个设备的最前端,其主体设备是“回”字型炉体及导向辊道,具体由开卷机、焊接机、入口夹送辊、入口气封嘴、外炉壳、保温层、加热还原段炉门、连接螺栓、内炉壳、加热还原段导向辊道、还原气体进口、还原气体出口、防爆盖板、加热器组成;其中,“回”字型炉体由内外炉壳和中间保温层构成,二者组成炉膛,炉膛呈“回”字型结构;整个炉壳又由多段壳体拼接而成,各段壳体之间采用螺栓密封连接,壳体采用钢板焊接制成;炉体的中央装设有开卷机,炉壳的入口处装设有入口夹送辊和入口气封嘴,入口夹送辊引导带材进入炉膛,并将炉膛内的还原性气氛与大气隔绝开来;外炉壳的前面板上开有炉门,炉门与外炉壳之间采用螺栓密封连接,外炉壳的后面板上装设有防爆盖板;炉膛内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被装设在内炉壳的侧壁上;外炉壳的前后面板上还开有导向辊道孔,导向辊道通过炉壳上的导向辊道孔呈放射状插入炉膛中,同一环上的导向辊道位于4~16边形的4~16个顶点上,辊道两端采用轴承支撑,并用活动密封端盖密封,导向辊道由传动装置传动;还原性气体进口开在炉壳上端,还原性气体出口开在炉壳下端,炉体的出口处与中间过渡段通道相连;中间过渡段通道位于加热还原段炉体与冷却段炉体之间,由密封连接管道、密封夹送辊、惰性气体密封仓、密封用惰性气体进口组成,中间过渡段通道、加热还原段炉体、冷却段炉体三者之间采用螺栓密封连接,惰性气体密封仓内部充满惰性气体氮,将加热还原段炉体内部的还原性气体与冷却段炉体内部的惰性气体分隔开来;冷却段炉体位于中间过渡段通道之后,其主体设备也是“回”字型炉体及导向辊道,具体冷却段炉壳、中间夹送辊道、水冷夹层、冷却段炉门、连接螺栓、测压仪表、冷却水入口、冷却用惰性气体进口、冷却段导向辊道、冷却水出口、冷却用惰性气体出口、出口气封嘴、出口夹送辊、剪切机、卷曲机组成;其中,冷却段炉壳由多段壳体拼接而成,各段壳体之间采用螺栓密封连接,壳体采用钢板焊接制成,内部空间构成冷却室,呈“回”字型结构;炉壳的入口处与中间过 渡段通道相连,并装设有中间夹送辊;炉壳的前面板上开有炉门,炉门与炉壳之间采用螺栓密封连接;炉壳的前后面板上同时开有导向辊道孔,导向辊道通过炉壳上的导向辊道孔呈放射状插入冷却室中,同一环上的导向辊道位于4~16边形的4~16个顶点上,辊道两端采用轴承支撑,并用活动密封端盖密封,导向辊道由传动装置传动;炉壳的内壁上还装设有水冷夹层,该夹层采用不锈钢制成,内部通入循环水进行冷却;炉壳的四周分别开有惰性气体进口和出口,由进口吹入的经过冷却的惰性气体与逆向运行的带材和水冷夹层之间发生强烈的对流换热,将带材冷却后由出口排出冷却段炉体;冷却段炉体的中央装设有卷曲机,炉体的出口处与出口气封嘴和出口夹送辊相连,出口气封嘴将冷却段炉体内的惰性气体与外界大气隔离,出口夹送辊将带材导入卷取机,出口处装设的剪切机将带材剪断分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206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