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的增强现实物体识别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691.X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越;桂振文;王涌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6 | 分类号: | G06K9/66;H04N7/24;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增强现实(AR)物体识别分析方法,通过智能终端的拍摄设备,对采集的当前场景进行处理,提取表示当前场景的HOG特征,通过在网络端服务器接收所述HOG特征,由于在网络服务器端预先储存有多个物体模板,通过读取各物体的SVM分类器,将接收到的当前场景HOG特征描述与服务器端的各SVM分类器相匹配,找到匹配成功的一分类器以将当前场景的内各物体成功归类,最终将输出分类结果,并发送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在当前场景上叠加显示上述分类结果,用户可以点击上述分类结果,查看详细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增强 现实 物体 识别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网络的增强现实(AR)物体识别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用智能终端的拍摄设备,采集当前场景的视频帧;(b)对采集获得的当前场景视频帧进行处理,提取表示当前场景的视频帧HOG特征,通过通信模块向网络端服务器发送所述HOG特征;(c)网络端服务器接收所述HOG特征,并且网络服务器端储存有多个物体模板,读取各物体的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器,将收到的当前场景HOG特征描述与服务器端的各SVM分类器相匹配,找到匹配成功的一分类器以将当前场景的内各物体成功归类;(d)输出分类结果,并发送给智能终端;(e)智能终端显示上述分类结果,用户可以点击上述分类结果,查看详细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769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作的基于规则的安全
- 下一篇: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