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荷耦合流水线ADC的电荷传输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4396.6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1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珍海;季惠才;黄嵩人;于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H03F3/4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普通CMOS工艺的电荷耦合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电荷传输电路,该电荷传输电路包括一个电荷传输MOSFET管和一个输出端连接到电荷传输MOSFET管栅极的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连接构成。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馈增强型电荷传输电路,能够精确控制所传输的电荷量大小,克服了现有电荷传输电路对于PVT波动敏感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电荷耦合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各级电荷耦合子级流水电路中。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荷 耦合 流水线 adc 传输 电路 | ||
【主权项】:
用于电荷耦合流水线ADC的电荷传输电路,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电荷传输MOSFET(S)和一个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所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包括11个MOS管,分别为: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九NMOS管(M9)、第十NMOS管(M10)、第十一NMOS管(M11)、第五PMOS管(M5)、第六PMOS管(M6)、第七PMOS管(M7)、第八PMOS管(M8);连接关系为:第一NMOS管(M1)的栅极连接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信号端,第一NMOS管(M1)漏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M6)的漏极和栅极,第一NMOS管(M1)源极连接到第十NMOS管(M10)的漏极;第二NMOS管(M2)的栅极连接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信号端,第二NMOS管(M2)漏极连接到第五PMOS管(M5)的漏极,第二NMOS管(M2)源极连接到第十NMOS管(M10)的漏极;第三NMOS管(M3)的栅极连接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三输入信号端,第三NMOS管(M3)漏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M6)的漏极和栅极,第三NMOS管(M3)源极连接到第九NMOS管(M9)的漏极;第四NMOS管(M4)的栅极连接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四输入信号端,第四NMOS管(M4)漏极连接到第五PMOS管(M5)的漏极,第四NMOS管(M4)源极连接到第九NMOS管(M9)的漏极;第九NMOS管(M9)的漏极连接到第三和第四NMOS管(M4)的源极,第九NMOS管(M9)栅极连接到偏置电压,第九NMOS管(M9)源极连接到地;第十NMOS管(M10)的漏极连接到第一和第二NMOS管(M2)的源极,第十NMOS管(M10)栅极连接到偏置电压,第十NMOS管(M10)源极连接到地;第五PMOS管(M5)的栅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M6)的栅极,第五PMOS管(M5)漏极连接到第二和第四NMOS管(M4)的漏极,第五PMOS管(M5)源极连接到第七PMOS管(M7)的漏极;第六PMOS管(M6)的栅极和漏极连接到第五PMOS管(M5)的栅极,同时连接到第一和第三NMOS管(M3)的漏极,第六PMOS管(M6)源极连接到第八PMOS管(M8)的漏极;第七PMOS管(M7)的漏极连接到第五PMOS管(M5)的源极,第七PMOS管(M7)栅极连接到时钟信号(Ckt),第七PMOS管(M7)源极连接到电源;第八PMOS管(M8)的漏极连接到第六PMOS管(M6)的源极,第八PMOS管(M8)栅极连接到时钟信号(Ckt),第八PMOS管(M8)源极连接到电源;第十一NMOS管(M11)的栅极连接到时钟信号(Ckt),第十一NMOS管(M11)源极连接到地,第十一NMOS管(M11)漏极连接到第五PMOS管(M5)的漏极;第五PMOS管(M5)的漏极连接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所述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信号端连接到电荷待传输节点,即电荷传输MOSFET(S)的源极;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信号端连接到电荷传输目标节点,即电荷传输MOSFET(S)的漏极;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第三输入信号端和第四输入信号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基准电压和第二基准电压;差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到电荷传输MOSFET(S)的栅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3843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肛门换药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臭氧气或臭氧水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