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交换机NO.7信令消息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4396.7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刚;杨丽娟;叶昌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4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交换机NO.7信令消息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利用电话呼叫中的NO.7消息,设计了一种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装置,该发明通过实时在线进行电话呼叫信令监测,通过对信令消息中的主叫号码进行可疑度分析、黑名单匹配等活动,确定此呼叫的电话是否是可疑或诈骗电话,在双方用户结束通话后,及时向受害人进行通话的话机发起呼叫,在用户接听后,自动播放警示语音,提醒用户增强防范意识,杜绝诈骗案件的进一步发展,此发明通过在线动态方式进行案件的事中防范,杜绝案件发生,具有很好的防范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交换机 no 消息 进行 防范 电信 诈骗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交换机NO.7信令消息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中继高阻旁路或TCP\IP方式连接电信运营商的信令平台,实施获取电话呼叫信令;2)设置数据缓冲区,存储各TS通道的IAM和ANM消息;3)利用RLC消息触发发送机制,将IAM、ANM和RLC消息打包;4)利用IAM呼叫频率对上述打包消息进行可疑度分析,将可疑电话写入数据库,同时使数据库支持进行人工方式的黑名单输入、输出;5)利用ANM、RLC时间间隔,确定通话时长,进行有效通话判断,屏蔽无效通话,提高效率;6)将有效通话的主被叫号码和数据库黑名单进行匹配;7)向交换模块发送警示命令,同时支持将确定的诈骗呼叫消息发送到人工预防平台;8)交换模块向用户发起呼叫,用户接通后,送警示语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43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体状态监测仪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载人潜水器水面监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