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伏立康唑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6390.9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耀;吕关峰;刘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本医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3/06 | 分类号: | C07D40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2R,3S)-3-(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伏立康唑)制备方法,采用雷福尔马茨基偶联反应,制得4个对映体的混合物,然后在反应后剩余的锌粉存在下,体系中直接加入适量酸进行氢解脱氯;直接使用手性酸拆分,即可得到(2R,3S)构型的目标化合物的手性酸加成盐,碱性条件下游离,可以高产率制得高光学纯度的伏立康唑。本发明安全、方便、高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偶联反应剩余的锌粉,又可省略成盐酸盐分离对映体、碱化、钯-碳催化氢化脱氯这几个步骤,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物收率和生产安全性,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成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伏立康唑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伏立康唑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活化金属;b.4‑氯‑6‑(1‑溴乙基)‑5‑氟嘧啶与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进行雷福马茨基型偶联反应得到(2R,3S/2S,3R)‑3‑(4‑氯‑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和少量(2R,3R/2S,3S)‑3‑(4‑氯‑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c.不经分离,步骤b得到的产物缓慢加入酸,在锌粉和酸作用下发生氢化脱氯反应,得到(2R,3S/2S,3R)‑3‑(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和少量(2R,3R/2S,3S)‑3‑(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混合物;d.使用光学活性的酸拆分分离得到(2R,3S)‑3‑(4‑氯‑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的酸加成物;e.在有机溶剂中碱化(2R,3S)‑3‑(4‑氯‑5‑氟嘧啶‑4‑基)‑2‑(2,4‑二氟苯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的酸加成物得到伏立康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本医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联本医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63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