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状热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890.9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牛雪梅;张克勤;郭继鹏;褚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5/02 | 分类号: | C07D225/02;C07D267/00;C12P17/14;C12P17/10;A01N43/46;A01N43/72;A01P5/00;C12R1/4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蓝状热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属微生物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产菌株为嗜热链球菌Talaromyces sp.YM1-4,该菌株已于2009年11月05日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3421。本发明由YM1-4经常规发酵、提取分离获得5种具有新骨架的蓝状热素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大环内酯生物碱化合物在液体浸泡法的抗线虫活性测试中显示出杀线虫活性,由于此类化合物为同一骨架,得到化合物1-5均能有效毒杀线虫。本发明能作为制备杀虫药制剂和前体物质的应用。本发明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毒杀线虫效果极佳的优点。本发明的蓝状热素类内酯生物碱化合物(Talamidolides)为新结构化合物,为研究开发生物杀虫制剂和仿生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蓝状热素类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蓝状热素类内酯生物碱化合物,由生产菌株经常规发酵、提取分离获得;其特征在于:a.生产菌株为嗜热链球菌Talaromyces sp.YM1-4,该菌株已于2009年11月05日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3421;b.蓝状热素类内酯生物碱化合物由5种化合物组成,其结构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38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焊接检查方法及焊接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