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去除发动机油中的水和燃料污染物的吸附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3867.5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G.莫尔杜霍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B01J20/28;B01D15/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公开了从内燃发动机的循环发动机润滑油去除具有小分子大小的冷凝漏气污染物的装置和方法,所述内燃发动机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带有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这些可冷凝漏气污染物包括水、酒精和具有主要7个或更少碳原子的烃。包括具有微孔的硅酸铝颗粒的大孔隙结构至少部分地沉浸在循环油中。微孔定尺寸为吸附小的冷凝漏气污染物分子,但是不吸附较大油分子。颗粒可以是多层的,内层适合于吸附极性分子。吸附在较低油温下最大,且随着油温增加而减少。因而,在低温下,污染物分子可以被吸附,从油去除且临时存储在微孔中。在高温下,一些污染物将解吸且再次结合到油中。解吸污染物将随着较高温度油一起传送到发动机曲轴箱,在此它们可以汽化且由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去除。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去除 发动 机油 中的 燃料 污染物 吸附性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从内燃发动机的润滑油可逆地吸附水和燃料分子的大孔隙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多个多层微孔颗粒,每个颗粒包括外部硅酸铝成分的外层和带有内部硅酸铝成分的内层,所述外层适合于吸附水和燃料分子两者,所述内层适合于选择性地吸附极性分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386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