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镨和镝联合掺杂纳米钛基二氧化锡-锑双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2003.5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评;曾雪媛;张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4 | 分类号: | C25B11/04;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镨(Pr)和镝(Dy)联合掺杂纳米钛基二氧化锡-锑(Ti/Sb-SnO2)双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技术(Sol-gel)将掺杂Pr和Dy的Sn、Sb溶胶涂覆于预处理后的电极基体表面,结合浸渍-底层低温烧结和程序升温的热处理工艺制得含有Pr掺杂的Sn、Sb中间层和含有Dy掺杂的Sn、Sb催化层的纳米Ti/Sb-SnO2双涂层电极。该电极具有高析氧电位,高催化性能、高导电性能和经久耐用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联合 掺杂 纳米 钛基二 氧化 涂层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稀土镨和镝联合掺杂纳米钛基二氧化锡‑锑双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结晶四氯化锡、三氯化锑和氧化镨按离子摩尔浓度比Sn∶Sb∶Pr=100∶5~7∶0.75~1.25的比例配制混合溶液I,经70~100Hz超声10~30min,静置陈化1~2h,制得掺杂Pr的溶胶I;(2)将结晶四氯化锡、三氯化锑和氧化镝按离子摩尔浓度比Sn∶Sb∶Dy=100∶5~7∶0.75~1.25的比例配制混合溶液II,经70~100Hz超声10~30min,静置陈化1~2h,制得掺杂Dy的溶胶II;(3)将经处理的电极基体放入步骤(1)制得的掺杂Pr的溶胶I中,静置4~8min,干燥,重复3~5次,然后将涂敷后的电极基体放入马弗炉中进行前期烧结,方法如下:以起始温度为90~100℃、8~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00~450℃,保持25~40min,再以8~10℃/min降温速度降至室温,用去离子水清洗表面,干燥;重复上述涂敷、前期烧结步骤一次,得初次涂布Pr中间层的纳米Ti/Sb‑SnO2电极;将初次涂布Pr中间层的纳米Ti/Sb‑SnO2电极放入步骤(1)制得的掺杂Pr的溶胶I中,静置4~8min,干燥,重复3~5次,然后将涂敷后的电极基体放入马弗炉中进行最终烧结,方法如下:先以起始温度为90~100℃、8~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00~450℃,保持25~40min;再以2~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0℃~650℃烧结,保持60~120min;最后以2~8℃/min的降温速度降至室温,取出,即得到含Pr中间层的纳米Ti/Sb‑SnO2电极;(4)将步骤(3)制得的含Pr中间层的纳米Ti/Sb‑SnO2电极放入步骤(2)制得的掺杂Dy的溶胶II中,静置4~8min,干燥,重复3~5次,然后将涂敷后的电极基体放入马弗炉中进行前期烧结,方法如下:以起始温度为90~100℃、8~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00~450℃,保持25~40min;再以8~10℃/min降温速度降至室温,用去离子水清洗表面,干燥;重复上述涂敷、前期烧结步骤一次,得初次涂布Dy催化层的纳米Ti/Sb‑SnO2电极;将初次涂布Dy催化层的纳米Ti/Sb‑SnO2电极放入步骤(2)制得的掺杂Dy的溶胶II中,静置4~8min,干燥,重复3~5次,然后将涂敷后的电极基体放入马弗炉中进行最终烧结,方法如下:先以起始温度为90~100℃、8~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00~450℃,保持25~40min;再以2~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0℃~650℃烧结,保持60~120min;最后以2~8℃/min的降温速度降至室温,取出,即得镨和镝联合掺杂纳米钛基二氧化锡‑锑双涂层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200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