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9342.1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莉;程俊业;苏岚;靳海亮;赵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朱元萍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相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技术领域。该钢的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5%、Si:0.3-2.5%、Mn:1.0~3.0%、Al:1.0-3.0%、P:<0.02%、S:<0.01%、N:<0.01%,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生产工艺为:冶炼→热轧,热轧后进行热成形工艺模拟。控制的工艺参数为:热轧板坯加热至1200~1250℃,保温0.5~1小时,终轧温度800~900℃,卷取温度600~700℃。热成形工艺为:加热温度为750~850℃,保温5min,以大于40℃/s的速度冷至室温。本发明采用Al微合金化处理,与传统的热成形锰硼钢比较,优点在于:1)热成形加热温度低,减轻表面氧化;2)热成形后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相热 成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相热成形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0.5%、Si:0.3‑2.5%、Mn:1.0~3.0%、Al:1.0‑3.0%、P:<0.02%、S:<0.01%、N:<0.01%,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制造方法为:首先根据化学成分进行冶炼铸造,原料坯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1250℃,保温0.5~1.5小时,终轧温度为800~900℃,卷取温度为600~700℃;热成形工艺为:加热温度为750~850℃,保温3‑8min,以大于40℃/s的速度冷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5934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